返回

第三十二章 屯兵静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十二章 屯兵静海 (第2/3页)

军张学武所部独一份,按张天鹏炮营的编制扩充成炮团都不是问题,无奈编制所限,张学武已经列编了三个四营的步兵团、一个三连的机械化骑兵营、工兵营、通讯营,所以到了张天鹏这里,至多只能给予一个加强炮营的编制。

    时局紧张,张学武多次视察张天鹏的炮营,结果让他震惊的是在张天鹏的训练下,训练有素的炮兵们竟然能够操作博福斯山炮打出每分钟二十五发的绝对理论射速?

    张学武虽然不是炮兵专业出身,但是他非常清楚博福斯山炮从击发到后座复进到位就需要二秒钟,如果后世使用电脑自动装弹机的情况下,这种速射是能够达到的,但是张天鹏所指挥的炮兵们竟然是用人工填弹的方式完成的?这如何能不让张学武震惊?

    张学武将笑呵呵的张天鹏喊到了身旁,一询问才得知,原来炮战之中假想己方处于劣势一方,其一自然要利用最短的时间达到最快的射速实现预期的袭击效果,其二是为了压缩射击时间,避免产生长时间的超速射击引起身管的灼损,保护无比珍贵的火炮。

    张天鹏亲自为张学武做了演示,这种三人装填法的要领就是供弹手将炮弹递到装弹手的手中,装弹手在炮膛后座停止的瞬间利用炮膛尚未回位的瞬间打开炮膛,此时弹壳会因膛内残压以及后座的惯性高速滑出,装弹手随即将新弹装入尚未回位的炮膛中,关闭平炮膛门拴。

    与此同时,炮手利用这一秒多的时间做一次瞄准微调,这对炮击的精度非常重要,当炮身复进到位置之后,炮手迅速击发,所以每次击发火炮的射击精度都不受到影响,但是这样做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炮手与装填手的致伤可能上升了几倍,被炙热的余热烧伤也是家常便饭。

    这种触目惊心的三人装填法让张学武惊出了一身冷汗,在看看装填手胳膊上、手背上的各种疤痕,张学武就知道这种射击方式是多么的危险,人都是被逼出来的,在中国陆军中七十五毫米口径的火炮就已经被称为大炮了,而在欧洲一百零五毫米口径才算是中口径火炮与重炮的分水岭,国家、工业、军事实力的巨大差距让中国军人不得不在自身寻求办法,利用他们所能掌握的并不多的武器给予敌人最大的杀伤,这是何等的无奈与悲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