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九五章 高瞻远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九五章 高瞻远瞩 (第2/3页)

安西将军,万年侯,可领兵三万,今后屯驻于汉阳郡境内;任命王方为平西将军,可领兵两万,今后屯驻于安定郡境内。

    李傕和郭汜等人不仅得了朝廷的特赦,还个个封侯高升,顿时眉笑颜开,不再兵围长安,立即各自领着麾下兵马前往驻守之地上任,长安之危于是得解。

    从李傕和郭汜兵围长安之后一直没有动作的段煨,成了王允拉拢的对象,他派周奂前去给段煨传旨,封段煨为镇东将军、闅乡侯,让段煨将兵马屯驻于京兆尹,今后护卫长安的安宁。

    段煨这个家伙于是不费一兵一卒,得到了和李傕、郭汜相同的待遇,属于典型的作壁上观,渔翁得利。

    因为刘和这次惹恼了王允,结果王允故意将刘和冷落到一边,并不擢升刘和的职务,也不宣刘和进长安面见皇帝,想让刘和吃个闭门羹。

    刘和对于王允的反应毫不在意,他大张旗鼓地拿出皇帝去年给自己颁下的密旨说事,然后要求守城的吕布麾下将领打开城门让自己的部队入城护驾。

    吕布对于刘和的到来十分警惕,当然不肯放刘和的大军入城与自己争权夺利,所以严令手下大小将领务必死守城门,坚决不肯放刘和的部队入城。

    刘和本来也没打算混进长安城内跟王允和吕布搅和,于是立即派人与马曰磾联系,要求马曰磾派人将蔡邕和蔡琰父女一家人和蔡府中的藏书送出城外。

    马曰磾于是直接做主,让人将蔡府老少数十口和几十车的书册一起送了出来,同时还给刘和送上一份彩礼。

    王允和吕布获悉此事之后,并未阻拦,他们现在也不敢真的把刘和往死了得罪。

    蔡府一家离开长安的时候,城中有许多大户人家竟然也收拾好了行礼,跟随在蔡邕身后一起出城。他们听说洛阳如今已经重新归于朱儁的管理之下,所以打算随刘和一起返回洛阳居住,不想再呆在长安被李傕和郭汜这些军阀们威胁。

    现在战事已经结束,当初被董卓从洛阳掠来的这些大户想要东归,王允和吕布也不能将他们强留下来,于是只好放行,眼睁睁地看着他们跟随在蔡家人的身后一起出城。

    赵云接到蔡家的车队之后,立即率领麾下一万多名士兵启程,他们带着堳坞内六成的财富和物资,带着战死兄弟的骸骨,带着愿意东归洛阳的数万百姓,一起浩浩荡荡地向潼关而来。

    皇甫嵩最终还是选择留在长安继续支持王允,他将剩下的财富和物资一半上缴了空荡荡的国库,另外一半则留在自己军中充作军资。

    刘和最初是打算将小皇帝接到洛阳的,但他发现王允和吕布对自己很戒备,索姓打消了这个吃力不讨好的念头,在见到赵云和徐荣带回的部队之后,毫不犹豫地率领所有兵马一起向洛阳开进,将一座空荡荡的潼关留在了身后。

    蔡氏父女是跟随赵云一起行动的,他们在潼关之内终于见到了拯救蔡家的刘大公子,对于刘和后续的安排完全是言听计从,一副不拿自己当外人的架势。

    刘和带着三万多人的大队伍缓慢向洛阳前进,倒也不用担心谁在半路上敢来打劫自己。虽然这次西进长安刘和损失了四千多名骑兵和两千多申息军步兵,但却收获了徐荣的真心投效,收获了五千西凉步兵和四千多洛阳禁军,还收获了董卓辛苦积攒下来的六成财富物资。

    除了这些看得见的收获,刘和收获最大的则是天下人心。毫无疑问的,刘和是这次化解长安危机的头号功臣,但他却事了拂衣去,毫不贪恋权位,更没有挟兵逼迫朝廷,摆出了非常高的一个姿态。

    据说,长乐宫中的小皇帝刘协听说皇叔刘和被王允和吕布拒之长安城外之后,极为罕见地摔了不少东西,甚至出语质问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