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四十一章 惟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四十一章 惟别 (第2/3页)

步开去,没有人能继续留在俞大猷的身边。

    只有惟功若无其事,在磅礴的压力之中,仍然大步前行。

    这种“势”的较量,在武者之间才能明白和体悟,但俞大猷的势已经远远不及惟功了!

    “唉,惟功小子,吾不及你多矣了……”

    俞大猷的语气中带有一点萧索,换在三十年前,他以一剑纵横天下无敌时,凭借无上剑意,对惟功应能取而胜之……少林寺的光头和尚们岂是好说话的?倭寇来袭时,几百棍僧自发去征剿倭寇,长枪大棍,正好是短倭刀的克星,杀的倭寇们人头滚滚,少林武僧之名在后世叫人如雷灌耳,几次入世,包括唐初和大明倭乱时的表现都是十分出采的。

    俞大猷以一剑一人,飘然上山,折服群僧,并梳理少林七十二绝艺,可以说,后世的少林功夫,仰赖他一人之力多矣。

    这是何等逆天之事,若没有实力,早就被和尚们一通乱棍打出去了。

    现在的他,却是根本无力与惟功抗衡了。

    “俞帅,你这个年纪,能有这样的表现,已经超过小子的想象多矣。”

    惟功也没有太客气,对俞大猷这样的武者,过份的客气反而是侮辱。

    俞大猷忍不住仰天大笑起来,全白的须眉,在半空中颤动着。

    四周的人,用惊奇的眼光看着这一老一少。一个是名满天下的武者,大帅,宗师,另一个是新晋的勋贵中的异数,京营中握有实权的将领,名满天下的大商行的东主,怎么来说,这两人也不象是能走在一起的模样,可现在看来,两人平素的相交虽然不多,但已经十分知心。

    “老夫日子不多了。”

    俞大猷笑毕之后,正色对惟功道:“小友你来送行,老夫感念至深呢。”

    “小子在俞帅手中学到了不少有用的本事,不要说在真空寺,便是送到涿州也是该当的。”

    “呵呵,这却不必,老夫侥幸到今日的位子,最自豪的无非就是一手剑法和棍棒功夫,惟功你现在学的已经十成十,有你这么一个传人,送不送行,已经是不打紧了。”

    俞大猷脸上的神情慢慢从萧瑟变成了一种由衷的欣慰,自己是已经老去,形将就木,估计是在世的日子确乎不多了。但吾道不孤,眼前这个少年,不论是德还是才,都有可圈可点之处,武人之中,有这样优秀的传承在,自己这一生的坎坷与最终的结局,又算得了什么呢?

    “原本,老夫是想正式收他入门墙……”

    俞大猷心中感慨着,但心底里的话并没有说出来。

    惟功这几年,没有少到车营去找他讨教,不论是剑法,棍法,枪法,如何将术法转为练兵之法,一刀一枪一棍,如何练成强兵,融入阵法,而不单单是拘泥于鸳鸯阵……鸳鸯阵在城市战的威力已经得到确认,在南方水密布的地方也是确实有无上的威力,但在北方草原,山地,近沙漠的西部又如何?十万人以上的大规模的战争中,采用何等阵法为佳?戚继光的车阵,到底是否实用?惟功会将他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