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04章 严峻形势下的危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304章 严峻形势下的危机 (第3/3页)

得不全力以赴的对待。可这样一来,兵力就牢牢的拴在了那些地方,一处便于攻击的位置都不敢少于一个旅,也就是说,他们将拿出几十个旅的兵力用于防守沿线,而那一段,超过一百公里。

    而内部的防护,尤其是防空,还要牵扯他巨大的精力,再有几次空袭,那些边陲的小镇将不复存在,也将会给苏俄入境提供没有阻拦的方便小小老婆惹人爱。所以,靠近西伯利亚的方向还不能没有大量驻军。这样一来,他手里的兵力将有二十万以上,被拴在防御上,而做不了其他。

    “吗的!”

    董库一拳砸在桌子上,震得缸子直跳,水花四溅。

    但他此时除了被动防御,他还真没有办法解决苏俄的进攻,唯有增加兵力,严防死守。他现在防守有余,进攻,单单给养的运送就不是他现在能做到的。而且他也没有那么多物资支撑耗费巨大的攻坚战。

    形势的发展大大出乎了董库的预料,苏俄的这种战术等同将他栓牢,进行国力的消耗。蒙古境内的数个矿产虽然已经开采,可惜,前期能够出矿的浅层矿和露天矿并不多,能够供应正在建造的炼钢炉和冶炼炉,那也是俩月以后的事情了。所以,他消耗不起,起码是进攻,他就消耗不起。

    至于制空权,工业园区已经建造了十二个机体生产厂,十五个发动机厂,十个坦克铸造厂,但,这些都在建造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需要时间,最少三个月内不可能投入生产,只是建造,更别提成品了。

    董库此时很是无奈,将原本计划的预备役重新并入序列,开始集中训练,并发放武器,希望这些新兵在未来三个月里能够填补防线上的损失。同时,哈尔滨那里已经完成训练,并拥有了番号的八九万新兵也铺向了五常等沿线,为即将有可能到来的夏季攻势做准备。

    他这边忙碌着,却并不知道老赵那里不但跟中央取得了联系,也从吉林老杨那里得知了各省委、党委遭遇袭击的消息。老赵不用分析也知道这是董库干的,因为,里面大部分都是苏俄进修回来的干部。

    有了费雷事件,有了那一个师连级以上干部全部被抹杀的前车,老赵怎么会不知道这是董库做的呢?而且董库的暗杀潜入可说无孔不入,十几万的军营里都能将几十人弄走,更何况隐于市集中的地下党?那些文职人员更是挡不住董库的雷霆。

    他虽然理解董库的做法,可却并没办法接受。毕竟这里面不都是苏俄走狗,还是有很多优秀党员的。而董库虽然迫于形势,但这样等同摧毁了数个组织机构,让指示难以通达,也给组织造成了莫大的损失,就算剔除内奸,可造成的损失不是简单的铲除几个叛徒能够弥补的。

    再加上他很难接受董库的这种过激和偏执,让他心里产生了各种想法。

    董库并不知道这些,就算知道,他也没时间理会。非常时期,自身生存都艰难,别说他不善玩弄政治,就算擅长,他也没精力,没时间去研究这些事情。而且,他算背上骂名,也不会给这些人继续迫害功臣的机会。

    这个是他最接受不了的。

    老杨那里在程斌无辜被狙杀后,已经跟董库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距离,要不是惦记武器和合作,要不是抗日的目标一致,恐怕他都不会沾董库的边。就在前几天,在他的秘密营地里,十六个政工干部全部被暗杀,一个没剩,其中还有一个是他得力的政委,虽然也是苏俄学习归来的,但他并非是调查组成员。

    那些调查组的,他听老赵说起了费雷事件,而且他严防调查组,并没有给部队带来太大的动荡,要说被杀,他倒也能够接受,可自己的干将被捎带了,这就是难以接受的事情了。

    他跟老赵一样,能理解,但绝不会接受,更何况在中央重新组建这些省委构架的时候,已经有命令到来,那就是避免有一天,老赵的部队会陷入退不出来的境地,虽然中央已经拿到了那大批的金银和一些图纸,但,作为做大事的,怎么会不考虑自身的安全?与一个随时动杀机的人厮混,谁敢保证哪一天会不会出现异状?

    至此,一股暗流在董库和老赵愉快合作中涌动……(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