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指观音 分节阅读 6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一指观音 分节阅读 6 (第2/3页)

至于她的‘恋爱’、‘婚姻’和‘仇怨’则更是我们侦查的重点,因为这些对我们来讲都还是盲点,或许,把这些盲点都搞清楚了,案情也就水落石出了。”

    博书:“对极了!现在的问题就是动机问题。给你这样一分析,头绪就出来了。”

    朱辉知道由于刑事侦查究其本质是一种从事后去追溯事前,由结果去发现原因,由事件发掘出人的一个过程,其推理模式是回溯式的,其方法是不断逼近目标真理的假说验证排除法,其面临的主要困难也就是如何从纷繁芜杂的表象下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如何把一个个支离破碎、真假难辨的线索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地形成一个较完整的、有关于犯罪的性质、动机、过程、手段、嫌疑人特征的假说体系。

    但是现在他们的推理却卡在了关键的地方:

    他杀——熟人——杀人动机——证据——证人……

    到底动机何在呢?

    朱辉:“假说已经提出,现在该进入验证与排除假说的过程了。这样做虽然有些程式化,但是,这个案子中有些疑点确实出乎寻常,我们现在面对的是一个狡猾的、隐藏很深的对手。要想一举打败,谈何容易!”

    小戴:“好,就让我们按确定的侦查方向、划定的侦查范围,展开进一步的具体侦查吧!”

    博书:“哟,长进嘞!”

    小戴:“当然!只要你跟着头好好学,包你不出一年,也能独立破案!”

    博书:“真的!”

    小戴:“我骗你干吗?你可别小看了咱头了,领导会把这样一个案子交给他,不是没有理由的。你以为是闹着玩儿的!告诉你吧,咱头可是警校的高才生!”

    朱辉:“又来了不是!”

    小戴:“好,言归正传!证据,现在需要的是证据!没有证据,所有这些推理都可能遭到质疑!”

    博书:“对,还有证人。”

    朱辉:“说得好!我们应该在现场访问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走访证人及其它有可能了解案情的各类人员,从中发现各种可能的利害关系,为下一步确定犯罪嫌疑人的具体身份提供依据。罪犯也是人,也生活在各种现实社会关系中,他的蜕变也需要一个过程、一个空间,只要我们不放过一丁点的蛛丝马迹,我想,他的马脚总会露出来的。对了,波束,那个指纹怎么样了?”

    博书:“检验过了,就是安眠药瓶底上的指纹。”

    朱辉自信地点了点头:“好!现在,我们最需要的是周凤的女儿的和她的邻居兼密友丽珠的配合。”

    小戴:“那么,头,接下来该咋办?”

    朱辉:“你看呢?”

    凭小戴的经验,他知道朱辉这样问他,其实已经同意了他的分析。

    朱辉也知道,小戴这样问,就说明他已经成竹在胸了。

    博书看着他俩摩拳擦掌的样子,禁不住兴奋起来,他知道,这段时间来朱辉和小戴可没有少熬夜,各种各样的推理假设,不知作了多少,就是分析不出这凶手的杀人动机,这回好,小戴去了一回“四季青茶场”,朱辉回了一趟双峰乡的家,回来居然就有眉目了!真是神了!

    丽珠的家。

    小戴和博书,正在她家和她“聊天”。

    波束:“阿姨,我们现在就是有一点弄不明白,这个周老师好好的,为什么要自杀呢?”

    丽珠:“这个……你说,我怎么知道呢?”

    小戴:“您是她的知心朋友,我们认为周老师有可能会跟您透露她的心迹。所以……”

    博书:“我们只是想了解一下,周老师最近是不是有什么排解不开的事情?”

    丽珠:“不错,我和周凤是知心朋友,但是,既然你们都已经认定阿凤是自杀的了,我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小戴:“不是我们认为,而是我们根据事实作出的一个推理。您想想看,您是第一个进来的外人,情况您也都看见了,门、窗都丝毫无损,屋内也都没有搏斗的痕迹,吴书记对周老师的死,也非常悲痛,他甚至不让尸体送去解剖。而她的女儿校风,更是看到现场就昏过去了。而且,根据我们的勘察,也没有发现什么可以证明是他杀的证据。”

    丽珠:“哦。那你们让我再想想……”

    小戴:“好的,好的,您想到了什么情况,请随时和我们联系。”

    小戴和博书告别而去。

    这丽珠原也是溪北中心小学的教师,和周凤亲如姐妹。丈夫是职业军人,在某军分区当干部。一个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