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指观音 分节阅读 2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一指观音 分节阅读 2 (第2/3页)

刀疤,而且,死者被割断的是左手的腕动脉。”

    博书:“可刀是握在死者的右手里。”

    小戴:“不,只能说是搁在死者的右手上,因为,刀把上根本没有死者本人的指纹。所以,我认为这不应该是自杀而是他杀。”

    博书理解地点点头。

    朱辉:“地上带血的脚印是男性的脚印。根据脚印推算,他的身高应在一米七至一米七五之间。”

    小戴:“门上没有撬过的痕迹……”

    博书:“对,这可以断定:凶手应该是死者的熟人,他是敲门或用钥匙开门进入的。”

    朱辉:“前门把手上的指纹……”

    小戴:“应该是死者女儿的手印,因为她说她是从前门进来的。所以,凶手先前即使有手印也已经给她的盖掉了。而我们来到现场的时候,后门已经开了,把手上的指纹是谁的,就比较难说了。”

    朱辉:“不管怎样,我们应该把指纹取来。可是……”

    侦查慢慢陷入了僵局:到底是自杀还是他杀?——现在人们传言说来说去,归纳起来只有一种说法:那就是——自杀。他们怎么那么肯定就是自杀?这里面还有什么蹊跷吗?现场取证检验的结果也已经出来,他杀可能性很大。然而……他杀——他——是谁?——难道是亲属?——吴书记?晓风?——不可能!——是邻居?亲戚?朋友?——还是……

    第四章 江南风情

    周凤自杀至今已一个多月了。吴书记和晓凤也渐渐从悲伤中走出来了。晓凤还是每天上班、下班,吴书记偶尔晚上也出去走走,老朋友们怕他伤了身体,也都纷纷邀他去玩。

    这天,组织部干部科的科长李威来了一个电话,邀吴腊去吃晚饭,吴腊通知了女儿。自己下了班就直接望李威家去了。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沿海一带经济发展飞速,江南县大批农民敢为天下之先,闯荡华夏大地,在全国各地经商、办厂。特别是江南县的小商品市场,一时成为全国先锋。

    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县城基本建设欣欣向荣,县城还专门辟出了一条路,命名为环城路,大批干部、职工和先富起来的农民们,在环城路上盖起了楼房。当地的居民称这种房子叫“透天冲”的单间。因为,这种房子的建筑格局与当地传统的建筑模式不一样。

    江南县至今还保存着一些传统的民居,这种民居格局有点象北方的四合院:一家一户一个院子,当地人称这种院子为“稻坦”,麦收或稻熟时节,在稻坦里摊上竹篾垫子,可以晒谷子、麦子。闲时,院子里放几个竹衣棚,晾晒衣物。夏天夜晚,端一张叫“马扎”的竹靠椅或两条长凳搁一张竹床板,躺在上面乘乘凉,那才是神仙都要羡慕的享受呢!

    这种一家一户式的大屋,它的北房是正屋,共三间,正中的一间称为前间或也有称中堂的,是不住人的。前间正中有一个大屏风,屏风前放一张一米多高的长条案几,当地人称之为长条桌,长条桌宽约四、五十公分,通常摆放花瓶、香烛、鸡毛掸子等,正中摆的是祖宗牌位。案几前是一张八仙桌,逢年过节时,桌上摆有整鸡、整鸭、整个猪头、一对黄鱼、及时鲜水果,这叫摆香案,以祭祀祖先,或迎神等。江南县各地逢年过节要划旱龙舟,接龙舟也要摆香案的。八仙桌两边各置两把太师椅,长辈坐在太师椅上,小辈门依次上前给老人磕头请安祝福。后来这些旧的礼俗都免除了,但是家中的大事还是在堂屋里举办。以前的大户人家除了两张太师椅之外,在八仙桌前方往往还摆有两套相同的太师椅,四张太师椅相向而放,相邻的两张太师椅中间还伴有一个茶几。专为接待客人用的。

    前间亦就中堂两边是两个正间,也就是正房……东为长,西为次。也有的房子除了正间外还有二间、三间,然后依次往南,是东、西各两排厢间,也就是厢房。东、西厢房要低一层台阶,房前有回廊环绕。江南的这种类四合院有的还有两进、三进甚至六进七进的。

    现在环城路上的房子可不同那种“类四合院”。它是一间到底,宽三——四米,长十米——十三、四米,十几间房子连成一排,统一格式,前间约五米长,后间约三米长,中间两米做楼梯,屋子前面约有一条约一米多宽的廊檐,也是十几家连在一起,邻居间走动,下雨天也不用撑伞。后面是三四米见方的一个院子,户与户之间互相用女儿墙隔开,两家之间,站着说话彼此都能看得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