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22章 乱点鸳鸯谱(3)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022章 乱点鸳鸯谱(3) (第3/3页)

我正担心,张家三太太跑来说这种话,我让人打听,有几个女眷们很上心,家里全有姑娘。她们上心,论规矩,我不好拦,不过我的孙子可要紧。”

    十三这婆婆也只能上心到这里。

    萧护这当公公的,又不是映姐儿父亲,他不悦:“太子妃要是聪明的,不要和自己身子过不去。”

    十三很想真实知道他的态度,笑眯眯:“要是不聪明呢?”

    “她没了孩子,还有什么倚仗!”萧护有些严厉。

    这句话让十三想了一天,第二天晚上摇头微笑:“他到底只是公公,不过说的也有道理。”只冷眼旁观映姐儿,看她怎么对待这事。

    一个人总需要明白,自己的事情,别人是不能作主的。

    ……

    眼看快中秋,映姐儿依然坚持自己要的东西。她看似四平八稳的养胎,心中却如滚油在煎。她此时完全理解父亲说的话,当年两个老姑奶奶在宫中过的日子,不容易。

    她大可以放心,因为她的父亲说过,保你衣食无缺。但映姐儿调动每一寸精神应付这件事,比当年的十三应付的苦得多。

    十三成亲后,除了自寻烦恼,别的没有风险。

    看桂花喷香,映姐儿强打精神,装出来满心喜欢,让宫人把宫殿内摆上鲜花,又给母后送去。应该说,她住在皇后宫中,也有一些便利,比如会见外客有时间,而且不传她们不能来。

    她们是借给皇后请安,才能进来可巧儿的给映姐儿问安。

    映姐儿也不是完全钻牛角尖,她顺手也相中两个,以为后备。

    她在等,等太子过年回来,看太子会怎样说。

    除外,就是盼太子的信。往关城全是八百里加急快马,信早应该有去有回,却没有一个字回来。

    映姐儿担心过自己,又要担心丈夫。难道去打仗,所以信收不到?

    见月清星明,映姐儿睡不着,披上外衣倚栏看桂花,默默想心事。想到远在关城父亲的叮嘱,映姐儿不由流下泪水。

    母亲的心,和父亲的不一样。要是父亲在这里,至少会有个主心骨吧。

    身后有人轻声问:“你哭了?”是不敢相信的嗓音。

    这是太子殿下的声音,映姐儿泣道:“要是你在我身边,该有多好。”怔住,回身看,月下一个人微笑满面,正是自己的丈夫萧谨。

    映姐儿不是惊喜,而是吃惊,双手握住他,惊慌失措:“你回来了?父皇没说让你回来,你怎么能,私下里回来?”

    她慌乱不堪,萧谨笑容加深:“映姐儿,你关心自己最重要。”把映姐儿搂在怀里问:“为什么你要哭?”

    他低语呢喃:“想我?”

    “嗯。”映姐儿委屈莫明,又不知道该怎么对丈夫说,扑在他怀里大哭失声:“我想你了。”接下来还是担心:“可还是担心你私下里回来……”

    太子微笑:“没事,你放心。”扶映姐儿回房,蹲下来在她小腹前,满面喜色:“是个男孩子吧?”

    “也许是女儿,你不喜欢?”映姐儿当着别人很坚强,可对着丈夫还是诚惶诚恐。太子笑笑:“女儿我也喜欢,不过我们家女孩子少,祖父才会疼爱姑姑们,我能说我从小就吃她们的醋吗?而且你要生个女孩子,我怕父亲马上不疼三团四团,你不是让妹妹们伤心?”

    映姐儿满腹心事也笑出来,娇滴滴道:“殿下这话说的,生男孩子好,生女孩更好。”太子微笑:“就是这句话。”

    伸出手指,按在映姐儿眉头上:“不要皱眉,我回来了你应该喜欢。”映姐儿竭力地笑得很喜欢,却遮不住心底的忧愁。

    太子回来了,那些人要他纳妾,自己再没有理由推托。

    太子见妻子闷闷不乐,还以为有身子的人就这样。他回来得晚,宫门下钥过,又敲开宫门进来,第二天一早去见父皇。

    映姐儿为他担心一夜,到早上起晚,听说太子早去金殿,此时还不回来,映姐儿急急忙忙过去,想父皇如果治罪,自己就揽在身上。

    本来太子也是为自己才回来。

    在偏殿中往殿中看,映姐儿见到她从来没有见到过的一幕。

    百官散去,皇帝还在正中。他膝下金阶上,坐着太子,仰面正说着什么。父子两个人全是笑容满面,用外人的眼光来看,是自成一个氛围。

    在这种氛围下,映姐儿忽然想到一件事。父皇没有嫔妃,母后对太子纳妾这事,难道是完全赞成?

    一个人对生活的观点,有时候会因是亲人而改变,但大多时候,完全表现出来。

    映姐儿悄步回去。

    萧护父子一起下朝,先去见十三。十三当着丈夫不好说,指使小公主们把萧护拉走,才告诉儿子。萧谨恍然大悟:“原来有心事,是为这件事。”

    “你父亲让我写信对你说,说你想要,他怎么会反对。我说我不会写,让你父亲自己写。你父亲没有妾,估计他写不出来。”十三温和地问儿子:“太子妃从这样的话传出来后,就心神不宁,有几天好些,有几天不好。我要问你,你想要吗?”

    萧谨先道:“母亲,她怀着身子,心神不定的,母亲也不关心,由着她乱想吗?”对儿子的责备,十三并不责怪,笑着安抚儿子:“这一点上,我赞成你父亲的话,你是太子,你还年青,以后这种话,或者这种事会有的。母亲当年是不容你父亲有别人的人,所以更知道,自己不保重自己,别人关心也无用啊,儿子。”

    这平平淡淡的道理,让萧谨醍醐灌顶:“是啊,她要真心爱我,必然爱惜孩子。”听母亲又举好几个例子:“谢夫人来对我说的,工部里徐大人的妻子,有了身子后就撵妾打通房的,没有一会儿消停;又有两个也是有了,直到把孩子折腾下来。”十三莞尔:“太子妃要是这样的人,我不会疼她。”

    太子身边一直跟着老师,学的是书上的知识。今天,他从母亲这里听到的,是从书本上见不到的道理。

    如果他喜欢年青美貌,就不会娶映姐儿。他既然娶了,就不会不负责任。听过母亲的话沉思半天,本来想讨父亲主意,后来作罢。

    回房见到映姐儿对着自己就开心,独自时就垂下头,太子不得不承认母亲说的真的很对。他就一直只多多的安慰,过完中秋,临走前的那个晚上,才告诉映姐儿:“我不在,你有心事,只管去问母亲。”

    映姐儿没听明白,忙道:“母后很是疼我,”比自己母亲对袁灵娟强上太多。太子再说一遍:“有解不开的心事,去找母亲。”

    映姐儿犯了难,她的教育里没有哪一家的媳妇心事,比如不想让婆婆多出来媳妇的事,去找当婆婆的商议。

    送走太子,映姐儿接到姚兴献的信。

    信中也是一个意思:“这件事,和十三少娘娘请教。”映姐儿没了主意。父皇一个嫔妃都没有,有时候看得出来皇后和一些大臣们也生气,为这种事。

    自己去找皇后,是说自己要学婆婆不许纳妾,还是会让她误会,自己讽刺她?

    嫉妒是七出之条,皇后能顶到现在,映姐儿也认为了不起。

    看过父亲的信,映姐儿心中明亮不少,扶着丫头出来看花。几处桂花都如云彩,软如白云,又映上彩霞。

    映姐儿才要说好,听到树后有人冷笑:“她了不起,她以为她稳稳的能当娘娘!就是娘娘不许宫中有嫔妃,这不是也有人说她不好。”

    “年纪不小了,还霸着太子,不知羞耻!”

    映姐儿一愣,这是说自己。对丫头使个眼色凑过去看,映姐儿自己都傻了,有一个还是自己亲表妹,是罗氏一族,是自己相中过的人选之一!

    她顿时气得发抖,心想知人知面不知心,果然如此!姚映姐是表面温顺,性子坚硬的人。这就走出去,淡淡问:“是说我吗?”

    说话的人没想到隔树有耳,而且还是自己诋毁的人,吓得跪下来:“我们错了,下次不敢了。”映姐儿冷笑:“我尊你卑,你们就敢说这样的话?论规矩是吧,该怎么样处置?”

    扶她的宫女斥责道:“自己掌嘴,还等太子妃发话不成?”

    “表姐,”表妹哭丧着脸。映姐儿不能看,转身走出来,想今天就是打了她们也没有作用,她本来不敢去找婆婆,现在横下心,往皇后正殿过去。

    皇后十三正和三团四团哈哈大笑:“三团的点心还是不长进,”三团嘟嘴儿:“算精致的吧?”母后笑:“还小巧呢,小了,也精了,只是你捏的是花,怎么看怎么像揉在一处的叶子,还不是不长进吗?”

    四团机灵地道:“拿给姚宦保吃。”见嫂嫂过来,三团四团道:“有人陪母后,我们走了。”一溜烟儿带上点心跑了。

    十三好笑:“倒是陪我的?”见映姐儿在面前跪下,十三让她起来:“你有身子,不能行大礼,你忘了不成?”

    映姐儿诚恳地道:“我有一件为难的事,要请母后指教。”十三微微一笑:“你说。”听完,她笑了:“这件事你找我,还真是找对了人。”

    皇后娘娘眼前出现一堆人,是从萧护登基后,一直认为宫中应该有嫔妃的人。十三一直不加以援手,是不知道儿子和媳妇的心意。

    既然太子有话在先,太子妃又来找上自己,十三不报仇,还等何时?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