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三章 汴京之战(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四十三章 汴京之战(一) (第3/3页)

兵和魏翔的黑骑军都在抓紧时间休息。韩东反而因为心中焦虑而睡不着,现在站在河边,听着河面上那轻微的哗哗哗的声音,韩东不由有些焦虑,这么冷的天气,河面怎么不结冰呢?如果结冰那就好办多了,直接踩在冰面上过河,那不就剩了许多事吗!不过,夏天也是很好的,最起码可以直接命令会水的士兵游过去,反正又不是很冷,倒也不至于现在只能靠浮桥。这样冷的天,使得河水很凉,粘在身上又不容易干,估计会出人命的!

    韩东叹了一口气,便静悄悄的看着下方忙忙碌碌的渡河的士兵,没有说话。

    将近黎明的时候,特种兵的五千人终于全部过完了,现在正是五德营过河。

    邹春命令五千特种兵分散在四周看着对岸的一切。等到天刚刚亮的时候,特种兵的人汇报,在渡口东南三里外的河边发现了一个渔村,河道上有很多船只。

    邹春一听,便立刻意识到这是个好事情,只要征用了这里的渔船,第二座浮桥搭建起来的速度便更加的快了,于是,邹春到便立即让那个士兵带路,带着两千特种兵便向着东南方赶去。

    上午时分,邹春等人便赶到了这个渔村,邹春立马命令所有人包围了整个渔村,只进不出,防止有人去报信。邹春也命令一部分士兵征用了河边的三十多艘渔船向着浮桥那边划过去。

    这个渔村并不是很大,所以渔船并不多的,但是渔船却比对岸的渔船大很多。

    临到上午巳时一刻,第二座浮桥搭建起来。立刻,过河的速度变提升了很多。五德营过后,罗明亮的重骑兵便接着过河。重骑兵的重量比较重,速度相对来说比较慢。

    临近傍晚的时候,边军全部便已经赶过了河。在邹春所部发现的那个村子边,韩东命令所有士兵就地休息一夜,待到第二天,再行赶路。

    第二天一大早,吃完饭,韩东便率着所部向着汴京城赶去。

    汴京城,这是第三次到这里。一路上遇到的来来往往的商旅贩卒,遇到了这么声势浩大的边军也都吓得连忙闪开了身。依旧是那么的巍峨,也依旧是那么的繁华,不过,少的只是人,来来往往的商旅。

    锦衣卫的人,已经打探清楚了,这汴京城之中共有军队五万人,正和城外的边军相当,不过,老弱病残占了很大一部分,青壮的都赶到前线去了。

    刚刚从商旅口中听到的边军来袭,吓得守城的官兵立刻行动起来了。整个汴京城顿时慌乱一片,原本正在逍遥快活,在家睡大头觉的士兵们,都立刻感到自己的城门驻防。

    汴京城的外城有九个城门,城内的晋王军不知道边军要进攻哪一个,便在每一个城门上都做了防范。晋王也是勃然大怒,训斥属下办事不利,竟然等到边军神不知鬼不觉的到了城墙根的时候,才知道边军来袭,不过,让晋王但有的还是边军士兵有没有秘密潜进城内的,这让晋王立刻下达了禁严令,战乱期间,城内不准人随意走动。

    晋王也立刻给在大名府、洛京、归德府的将领下令,立刻回援。晋王心惊胆战的看着门外的守城将领一个个的来报告边军的最新动态。

    “报,边军一部已经占了东城三门外的地方,正在安营扎寨!”

    “报,边军围住了北边,城外商旅来报,已经守住了黄河渡口!”

    “南边也发现了柏南郡,正在安营扎寨!”

    晋王一惊,看着传令兵连忙问道,“西边呢?西边有没有边军?”

    “报,西边暂未发现边军行踪!”传令兵看着晋王连忙答道。

    旁边的一个六十余岁的转着官府的人,站了出来,看着晋王,朗声说道,“陛下,从目前形势来看,边军是围三缺一,希望咱们向洛京的人求救!”

    这人正是晋王政权的兵部尚书,罗先才。

    晋王有些担忧的看着面前的这个罗先才,说道,“罗老,你可有什么妙招吗?”

    罗先才看着晋王,迟疑了一会儿,说道,“这边军来的时候竟然使咱们丝毫没有察觉,这确实是有些反常,可见这边军早有准备,而且,现在边军围三缺一,却单单留了西边,这是表明了边军刺来的目的,是希望围住洛京城的我军将士回援,他们的目的就是解救洛京城内的刘渊的。”

    晋王有些诧异的看了看面前的罗先才,说道,“那我们当务之急应该怎么办?”

    罗先才捋了捋胡子,说道,“陛下,依老臣看,我们就以不变应万变!”

    “什么叫以不变应万变?”晋王有些不解。

    罗先才笑了笑,继续说道,“就是在洛京的我军按兵不动,反而继续猛烈地进攻洛京城。大名府的军队后撤,直接撤退到黄河边。然后命令归德府的军队也撤到汴京城来,到时候,引归德府的淮军,大名府的河东军一起前来汴京城,三家争一个城池,他们都会心怯的!”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