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四十三章 九曲黄河万里沙(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四百四十三章 九曲黄河万里沙(二) (第3/3页)

的时候,这份损失,已经超出了敖烈所能承受的极限了。

    “司马懿,本王若不能将你千刀万剐凌迟处死,誓不为人!”敖烈铁青着脸,一字一顿的说道。

    正当吕布和赵云不知该如何开口劝慰敖烈的时候,庞统带领着数十万北汉军民们的高呼声清晰的传来,“大汉必胜”的呼喊声,在数十万军民的齐声呐喊之下,穿过空间,传进了敖烈的耳中。一浪高过一浪的呼喊,最终让敖烈脸上的铁青之色化开,一丝欣慰之色,爬上了敖烈的脸庞。

    吕布不失时机的对敖烈说道:“二弟,你听到了么?这场涝灾倒也并非全是祸乱,至少,我军的凝聚力更强了。”

    赵云也点着头说道:“是啊,墨寒师兄,凡事都有好的一面。我军长久以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将士们心中难免会滋生出自大、自傲之情,相信经过这一次的灾害,将士们的心灵都会经过一番洗礼,从长远角度来说,是有利于我军的。”

    在两人的劝说下,敖烈的心情好转了一些,轻叹着说道:“没错,我军在经过这次灾害之后,意志力必然会比以前更加强大,军魂的信念也会更加坚定。只是可惜那些被黄河之水冲毁的地区了,凡是被洪水淹过的地方,短时间内都不能在种植粮食作物了……”说到这里,敖烈的话忽然一顿,脑海中一道灵光闪过:不适合种植粮食,但不代表这块地区就要荒废下去啊,黄河的河水中富含沙土,在洪流的带动下,方圆百里的地区肯定是不能继续种植粮食的了,但是却能种植适合在沙土上生长的作物啊,比如说最适合在沙土上生长的药材知母、被誉为万寿果的花生等等……这些作物的种植,在后世是很普遍的,但是在汉代,人们的思维却受到了世代的限制,认为只有良好的土壤才有种植的价值,殊不知一些植物,是只有在沙土上种植才会收到最好的效果的。

    一道明悟在敖烈的心头升起,难怪后世的人都称黄河为母亲河,除了黄河悠久的历史,见证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史之外,黄河本身的作用,也是被称作母亲河的另一重要因素,依靠着黄河岸边,开发出一些适合在富水土壤和沙地上种植的作物,不也是黄河对人类做出的重大贡献吗?

    想到这里,敖烈的心情瞬间好转了许多,转身跃上照夜雪龙驹的马背,对吕布和赵云喊道:“大哥,子龙,咱们快回去,某想到了一些事情,必须要和丞相他们探讨一下,如果某的设想能够实现的话,咱们今后可是又要多一条生存之道了。”

    一句话说完,敖烈便急不可耐的策马奔下了山坡,让吕布和赵云面面相觑,完全搞不明白敖烈为何会忽然间变的如此高兴。不过,敖烈的话,很少会说错,这是长久以来经过事实检验得出的结论,既然他这样说了,自然是有他的道理的。因此,吕布和赵云相视一笑,各自跨越上自己的战马,带着龙骧重骑和百战血杀追随着敖烈的背影,一路疾驰下了山……(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PS:PS:说一下,花生是在明朝才传入我国的,大琨不是不知道,只是在写而已,希望那些熟知历史的朋友,不要拿这件事批斗大琨。不知不觉又要11点了,唉,大琨这段时间太忙了,对不起大家了,大琨都不好意思了,中秋前后一定狠狠爆发一次。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