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勾结孟获 (第2/3页)
中地区有着很高的威望,刘备在入主益州之初,便想彻底清除孟获的势力,可是却被麾下的法正等人劝阻了下来,认为堵不如疏,赶尽杀绝不如感恩教化,应该对孟获势力进行循循善诱的劝道,最终使得南中彻底纳入益州的版图,后来刘备因事务繁忙,又在奢华的生活中逐渐迷失了自我,便将南中之事放了下来,现在看来,这倒成了一件好事,前提是,费诗能够说动孟获出兵支援刘备,而孟获又能说服他手下的十个洞主,聚合整个夷族人的力量,出兵益州。
在费诗拿着刘备的名帖到达南中之后,面见了蛮王孟获及其手下的诸位洞主,彼此之间进行了一番详谈,最终,费诗代表刘备答应孟获等人,只要他们能够帮助刘备驱走敖烈的汉军,便准许南中地区正式自立,且蜀汉的军队永不犯境,世世代代和南中保持亲密合作的友好关系,当南中遭遇自然灾害的时候,蜀汉还将出于合作伙伴、友好邻国的立场,无条件的给与南中物资上的帮助。
面对费诗开出来的优渥条件,孟获连讨价还价都省略掉,直接便答应了下来。孟获可不是傻子,他知道如果不是刘备被逼到了一定的份上,是不会开出如此优渥的条件的,若是想再从刘备身上榨取一些有水,也不太现实了,不过孟获还痛快答应下来的同时,还是向费诗提出了一个交换条件,那就是蛮兵出征的一切费用,必须由刘备来支付。这个条件看似简单,可其中却有很大的浮动,比如说孟获只出动了五万蛮兵,却向刘备索要十万人的军饷,或者以夷族人食量大为由,成倍的向刘备索要钱粮,刘备就算明知不对,也没有拒绝的可能,因为现在孟获是他唯一的援兵,这一点,无论是孟获还是刘备,心中都清楚的很。
费诗面对孟获的狮子大开口,在几经磋商无果之后,最后只好咬着牙答应了下来,毕竟他是带着刘备的死命令来的,一定要让孟获出兵才行。
在双方达成一致的第二天,孟获和刘备暗地里达成协议的事情,便以摩斯密码的形式,呈递到了敖烈的桌案之上,不用说,在偏远的南中地区。能在这样短的时间内搞到第一手情报的,普天之下。唯有暗影!
看着眼前的情报,敖烈的眉头逐渐皱了起来。现在益州刚刚平定,很多事情还都没有理顺,收服的那些蜀兵俘虏,还没有进行系统的培训,随时都有反戈的可能,而且冀州战场的战事,已经拖得太久了。再拖下去,说不定会有什么变数出现,敖烈还需要尽早赶回冀州去主持大局,不可能在益州呆太久的时间,当然也就更加没有时间去平定刘备和孟获的联手闹事了。
几经思量,敖烈最终还是有些举棋不定,于是便召集了麾下的重臣。开了一个军事会议,对目前的形势进行分析和判断,并商讨下一步的具体行动。
作为资格最老的重臣,荀彧第一个开口说道:“彧以为,益州乃是天府之国,我们绝不能对益州失去掌控。否则很容易会让刘备死灰复燃,但是,我国的根本,还是在北方,而冀州有失北方的门户。断然不能有失,因此彧主张。留下一部分人马镇守在成都,凭借着成都的坚固和周边的天险,采用防守的策略,应对刘备、孟获的联军,燕王应尽快回到冀州主持大局,以安定人心。”
敖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