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连战连捷 (第2/3页)
;缴获各类武器六万多把,这些武器是指还可以配发到军中继续使用的。破损掉的则不在此列,诸葛亮把破损的武器,与被烧毁的武器划为了一类,当做报废品来计算,合计收获精铁一万多斤;此外,还缴获了完好无损的铁甲三万多副,刚好可以拿来装备给新入伍的异族士兵;战马也是一个不小的收益,经过裁汰后的统计,诸葛亮在缴获的战马中,挑出来符合燕军骑兵要求的良马两万匹,其余的劣马和运输用的骡马,加起来也有三万多匹,如果把这一批淘汰掉的马匹交给三个新州的百姓们,让他们充当耕作的牲畜来使用,想必会大大节省百姓们的劳力,帮助他们提高农田里的产量。
休息一夜过后,燕军将士们把昨夜消耗掉的体力和精神都补充了回来,敖烈又交给了他们新的任务。
今天的任务目的很明确,就是趁着袁绍大败之初,溃逃的士兵还来不及回到袁绍身边,而袁军后续的部队也未能赶来的时候,一举拿下和河间相邻的两个郡——渤海和中山。渤海郡在河间之东,与后世的渤海湾相邻,拿下渤海郡,就等于是打通了从幽州到冀州的海上通道,到时,水军都督甘宁的六万水军就有用武之地了。同时,燕军和江东军的交流与相互支援,也会变得更加顺畅和快捷了。
中山则是在河间之西,其实中山并不是郡,而是一个郡国,只是中山早已没有了中山王,不要忘了,刘备就以中山靖王的后代自居,可见中山的国主,早就已经破落不堪了。中山国,也只是在名义上保留了郡国的称号罢了,实际上早已沦为郡了,中山的战略地位并不突出,可是拿下了中山,就会把冀州北部和并州连城一片,方便敖烈随时从并州调动人马过来。而且,中山的西边,与其相邻的郡,是常山郡,那里可是赵云和夏侯兰的家乡,为了照顾麾下这两员大将的情绪,敖烈也一定要拿下中山,进而把常山规划到自己的治下。
战斗计划刚刚被敖烈公布出来,两员大将就同时站起身来,请求带兵前去攻下这两个郡。这两员大将,是赵云和周泰。赵云自然知道敖烈攻打中山,至少有一半的目的,是为了攻克常山做准备,进而让自己和老乡夏侯兰安心,因此,赵云当仁不让的请求带兵前去攻打中山。而周泰却没有明确要去攻打哪里,可是他却没忘记昨天敖烈给他的承诺,因此在第一时间站出来,要讨个先锋大将的职位,把昨日未能尽兴一战的损失弥补回来。
对这两人的请战。敖烈欣然允诺,当即下达命令,让赵云为主将,带领偏将五员,率领一万骑兵和一万步军,前往攻打中山,攻克之后。就留在中山镇守城池。因为驻守在中山的袁军并不多,所以敖烈没有让赵云带领血杀军前往,而是把血杀军留在了河间,准备投入到和袁绍的决战中去。另一边,周泰带领一万江东军和一万燕军,连同蒋钦一起前往攻打渤海。这两人都是水寇出身。让他们去攻打靠近大海的渤海郡,简直就是让他们到主场去作战一样,比起不通水性的袁军,他们占了莫大的便宜。同样,敖烈也让他们在攻克渤海之后,就暂时率军驻扎在那里,与河间、中山形成三角形的阵势。随时可以往来呼应。
赵云和周泰率军离开之后,敖烈也没闲着,让太史慈带领六千人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