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别古崖 (第3/3页)
是个小人物,他有着温柔美丽的妻子,他有着富余的生活,他的美满注定他选择了退让,可是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刀枪,这不是他的错,错的仅仅是那个时代,错的仅仅是那个乘着他离家闯入他家中**了他怀孕妻子的那些蒙古军官们。
妻子死了,跟随在自己身边的只有生下来才一岁半的小儿,赵良衿望着嗷嗷待哺的小儿子,终于横下了一条心。
他在离别七年后,又一次踏上了珞珈山。
和别古崖相离七年后第一次见面,也是最后一次见面,对着养父赵良衿临终前最后一句话:“发我生平之所见,这天下虽一统,却从未太平过,汉家的英魂只是在沉睡。若能用我的血早早唤醒英雄们的苏醒,我愿意流淌。”
他把嗷嗷待哺的幼子放在禅门前,毅然下山,抵卖了所有的财产,招募了三千流民。凭着这三千流民,他找到了他的好友,琼州太守之子林桂芳,这群乱世不堪凌辱的年轻人啊,在一个充满希望百花盛开的春天,发动了抗元复宋的起义,又一次揭竿而起,为了生存爆发了。
那一年,两个年轻人起的年号为“元康”——元灭始康。
那个年代,黄金家族刚刚戴上世界之王的桂冠,蒙古铁骑的锋芒丝毫不曾锐减,就在当年,面对着赵氏皇族的余孽,忽必烈慎重的派出了他的太子,大元的储君——真金,率精兵五万前往江南平叛。
江南三月雨纷纷,这群年轻人带着满腔的怒火,冲向了那些持弓骑马的蒙古骑兵们,屠杀开始了,绵羊是永远敌不过狮子的,更何况是一群狮子,赵良衿给自己下的谶语应验得比别古崖预想的还要快。次年,赵良衿的人头就被挑在大元太子真金的枪尖上。
在那个时代,汉家头顶的星辰和阳光已经熄灭,铁木真的马蹄踏过弱者的尸骨,黑暗的血色吞噬人心,旧有时代英雄们的血正在白白的流淌,新的英雄们还不知诞生在何方,而此时忽必烈已经垂垂老矣,大元的内部权力争夺正日趋激烈,汉人与蒙古人间恩怨重重。新兴的的大元帝国从建国之始,已经初现了日渐衰微的乱象,未来英雄的父母们却在不期然间,因为命运走到了一起。
这是乱世英雄史诗的序章。
这一年,赵养卒的父亲,后世被尊为紫薇皇朝英烈祖皇帝的赵首丘刚满两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