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法则 (第2/3页)
的。随便从书中挑出一章,谁都无法就此对整本书做出恰当的评价,而你也只能得到毫无意义的建议:
“这部分看起来和主题无关……”
“不,不是的,实际上,从这里开始,之后的一百页都至关重要……”
法则3控制改稿的冲动,除非编辑发话
正是这一条,让海因莱因在文学创作老师那里惹了麻烦。关于这条法则,更恰当的表述也许应该是这样:不要没完没了地修改你的故事。反复修改、字斟句酌、精雕细磨……这些工作是永远做不完的。有句古谚说得好:故事的精妙永远止境,随他去吧。
每改一次,故事就变一个样子;如果在某个时候,你发现自己再改下去,故事就会回到之前的某个样子的话,这意味着,面包该出炉了。
而且,有一点海因莱因是对的(尽管许多初学者不信):如果你的故事接近出版标准,编辑就会告诉你怎么修改才更好卖。一些小型杂志会详细的给出他们的修改意见,不过你也一样会从诸如《类似》、《阿西莫夫科幻》以及《幻想与科幻》那里收到编辑的修改建议的。
法则4必须把稿子推向市场
对初学者来说,这是是困难的一条。你可不能单方面宣布自己就是个“专业作家”了,出钱买你文字的人更有资格来给你封这个头衔。在把作品呈献给编辑之前,你可以一直幻想着自己像《费奥纳瓦织锦》三部曲的作者盖伊·凯佛列·凯伊或者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那样出色。但同时,你不得不正视现实,看一下你的幻想是否经得起检验——而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我认识加拿大的一个很有抱负的作者,他写完一个故事后,常在两年后才寄出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