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六章:意料之外的结果 (第3/3页)
三十年以前.当今天子还是少年之时.便与宋云睿的母亲认识.而且都是逍遥子的学生.只不过那时逍遥子还未建立书院.而是在京中的西聆书院中供职.书院中就读的学生全部为官宦子弟.这其中还包括宋云睿的父、母亲以及当今的天子萧观晟.
萧观晟只是众多皇子中的一个.而且只是当时天子的第七子.当时的太子已经成年.开始协助天子处理朝政.并且拥有了很高的口碑.按说萧观晟根本就沒有机会登上帝位.所以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诗词歌赋上.以便将來新皇登基.自己可以做一名逍遥王爷.
按照文锦大帝的遗命.镇守边关的几位侯爷的世子.必须自幼进宫做太子的‘侍’读.其目的就是让自己的每代继承人.都能和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处好关系.稳固他们即位后的地位.
宋真当时只是武威侯二子.他的大哥宋繁也已经接任武威侯.由于他还未成年.年长他十几岁的大哥便把他送至京城读书.由于抱着和萧观晟同样的目的求学.很快的便使得两个人成为了形影不离的好友.并且认识了同在书院读书的程裕芙(也就是宋云睿的母亲).并且很快的就同时喜欢上了美丽、开朗的她.就在他们两人变着‘花’样的追求程裕芙的时候.宫中发生了一场旨在夺权的政变.
自知无望通过正常手段登上帝位的二皇子萧观寿在他舅舅镇军大将军万尚炳的支持下发动了政变.就在杀死当时天子以及太子.准备登基之时.早就抱有和他相同目的的三王子和四王子也在获得各自的拥护下.向他发动了攻势.一场小规模的政变.最终引发成了更为大规模的流血冲突.
帝都内三位争夺帝位的皇子实力相当.谁也难以占得先机.已经杀红了眼的三位皇子.便开始拉拢朝中官员.对于那些不肯支持自己的官员.本着不能为我所用.宁肯除掉也不能被对方所用的原则.只要不肯加入自己一方.便一概予以铲除.一时之间帝都内血流成河.无数的皇族成员以及朝中官员在这场浩劫中丧命.朝廷上下人人自危.
萧观晟当时由于正在和宋真以及程裕芙三人在帝都外游玩.这才得以幸免.在宋真的提议下.萧观晟跟随他回到甘南道的武威侯府避难.由于萧观晟与太子时一母同胞的缘故.原本不想牵涉其中的宋繁这才收留了他.
在得知除去三位争夺皇位的皇子外.尚有一位皇子幸免于难.出于自保的目的.几位手握重权的朝臣.在暗中联络了几位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后.一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消灭了帝都内正在争夺帝位的三位皇子.并且辅佐萧观晟这位最沒有野心.也是唯一尚在人世的皇子登上大位.
在平定“叛‘乱’”之时.宋真的大哥身受重伤.不久后逝于京城.由于死时尚未有子嗣.宋真这才有机会成为武威侯.原本倾向于萧观晟的程裕芙.鉴于皇权争夺过于血腥.一心想过平凡生活的她.这才决定嫁给宋真.
如今的萧观晟.由于即位时沒有属于自己的“班底”.朝廷中的忠义之士.又多在发生政变便被三位皇子所杀.之初加上‘性’格上偏于柔弱.这才造成了如今朝权被一干重臣把握的局面.如今的他.虽然想重振朝纲.怎奈势孤力薄又缺乏忠贞的官员辅佐.如今大力提拔宋云睿等几位青年新锐.其目的就是为自己以及将來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听完外公的讲述.宋云睿这才恍然大悟.自己的父亲虽然也是当年的参与者.只是他实在是不擅长政务.对于这官场的事情.比起眼前的这位外公.差距简直是太大了.明白了这其中的奥秘.在今后遇到问題时.也就有了明确的目标.知道如何处理才不会在原则‘性’上.犯下不可弥补的错误.
赶紧上前扶起了李颖.关切的问道:“怎么样.有沒有伤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