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三章 生活处处皆学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三章 生活处处皆学问 (第2/3页)

不到,沿着河的两岸,分布着一些稀稀拉拉的泥草土房,还有些地势平坦的地方,很多不规则的田地抛荒在那里,上面长满了杂草。

    看到这个情况,毕方济也不禁连连摇头,他这一路走来,对于当地军汉困顿的生活状态也了解了不少。

    “此地的土质莫非是不适宜耕种?为何这些田地都抛荒在这里?”毕方济蹲下去,拿起一个土疙瘩碾碎了放在掌心观看

    “倒也不是不适合耕种,其中却有几个难处”杨波摇摇头到“毛家屯田地稀少,靠近大林河两岸的良田早就被瓜分一空了,实不相瞒,我这个试百户名下也有薄田一百亩,至于那些普通军户最多的不过五亩,大部分名下根本没有,想种也是无田可种,再说了,那些军户每日伐木煮海,哪里还有空闲去打理田地?田地被抛荒也是正常……”

    “知闲可有什么想法?”毕方济拍了拍手,望着杨波

    “想法是有,只是还有些阻碍”杨波点点头,便把自己准备推行晒盐的想法说了。他前世没有接触过这些东西,虽然知道什么盐井取盐拉,盐场晒盐拉,但具体怎么个晒法,他就完全两眼一抹黑了。他也试过几次,到现在为止,放在院子里暴晒的海水依然还是海水,根本没变成盐。他甚至怀疑是海水咸度不够导致,如果真是他想的那样,往后毛家屯只能老老实实的继续用伐木煮海这种低效率的方式了

    听完杨波的话,毕方济沉思了片刻道:“知闲算是找对人了,当年徐光启曾向皇帝上过《钦奉明旨条划屯田疏》,其中第五卷中就是专议晒盐之事,我记得有这么几句话:淮北之海水,黑洋河之海水,本性极咸,与卤汁无异,则做畦灌水,晒水成盐,是名生盐,又曰颗盐池……。我记得他还说过;福建漳泉等府,海水虽淡,亦可用晒盐之法……”

    杨波大喜过望,一把抓住毕方济的手“那就,那就是说这里的海水咸度够了,对不对?”

    毕方济哭笑不得“徐光启上疏的意思说,不论海水咸淡,都可用晒盐之法,我安东卫靠近淮安府,淮北之海水,与卤汁无异,当然是本性极咸的,莫非知闲不知,两淮原本是我朝之产盐大区?”

    杨波摸了摸脑袋:“不瞒神父,这几日海水我也喝了不少,没觉得什么极咸,倒是又苦又涩的”

    毕方济摇摇头:“知闲且慢欢喜,当年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