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69章 侧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69章 侧后 (第3/3页)

部,超过二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沦丧,超过千万百姓沦为亡国奴

    国民政府总共调集了一百多万军队参战,最后伤亡竟高达十多万

    尤其令人发指的是,参与豫湘桂大会战的四十万日军当,拥有丰富实战经验的骨于老兵并不多,绝大多数日本兵都是刚从国内动员的产业工人,这些产业工人在年轻时虽然也曾接受过军训丨却已经退役很多年了。

    说起来可能不会有人信,到了民国33年,国战场上的日本兵当,甚至还有十几岁的娃娃兵及超过十岁的爷爷兵,经过长达七年的持续消耗,小日本的人力已经接近枯竭,他们已无兵可征了。

    但是,就面对这样的娃娃兵以及爷爷兵,国军却还是打得一败涂地

    若按照正常的逻辑,完全无法解释这样的惨败,因为在民国30年到民国33年这三年之,日军并未在国战场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作战,也就是说,在冈村宁次发动一号作战前,国军已经经过长达三年的整顿训练,可谓兵强马壮,并且还接收了大量美械,甚至连装备水平都已经超过日军了

    豫湘桂大会战之前,国军在兵力上处于绝对的优势,火力上也占据优势,甚至在国军一贯积弱的空军方面,由于陈纳德的飞虎队,也居于绝对的优势,再加国军又是防御作战,真可谓是占尽天时、地利以及人和

    如果非要找出国军一个劣势,那就是日军的指挥官,冈村宁次,比国军的统帅蒋委员长要高出好几个层次。

    但是,国军在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前提下却打输了,而且还是惨败,一百万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国军,面对四十万既缺乏训练,更加缺乏骨于,甚至可以说是临时纠集起来的日军,却败得一塌涂地。

    这样的结果令人绝然难以置信,但如果剖开分析,则一点也不奇怪。

    因为到了民国33年,随着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高歌猛进,就是再没眼光、再白痴的人也能看得出,小日本战败已经是板上钉钉、无可避免,所以,蒋委员长和党国的高级将领们已经无心对日作战了。

    蒋委员长和党国的高级将领们心思都到哪去了呢?

    蒋委员长和党国的高级将领们,都把心思放到防共上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