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政府大改革 (第2/3页)
年后,行政系统是极其凌乱、粗疏、不成熟。憋端已经日益暴露,需大力改进。照搬宋朝当然不行,完全脱离时代背景搞现代政治也不行。张旭和韩竹韵等磋商后,提出了一个官府组织改革方案。
这份建议书当中,首先建议把官府各个部门上升改称为部,以便更好适应未来发展需。接着,把全体官员分成了官和吏两个系统,也就是后世所谓政务官和事务官系统。这其实没什么稀奇。宋就是把官和吏分成了两个系统,并且分得相当彻底,两个系统几乎是老死不相来往。
宋那些官就相当于政务官,都是科举正途出身,个个都鼻孔朝天,自居为圣贤门徒,是高贵读书人。民间百姓则称呼他们为文曲星下凡之类。反正就不是正常,普通人类。他们都是高贵,有品级,由国家财政供养异类。他们任期是有限制,任职范围也不是固定,而是有全国范围绕内到处流动。也可称作是流官。
除了官以外,宋还有吏系统。那些吏都是一些具体事务操办人。包捕维护治安衙役捕快啊,办理文书胥吏啊,还有征收赋税税吏啊。等等之类。《水浒传》中,宋江宋押司,等都属于吏系统。由于吏都是本地招幕任用,在种种原因情况下,拥有严重世袭性。这些吏直接面对千千万万百姓,**制度黑暗,也主是由这些人施加给百姓。对于自宋以后,那些读四书五经之类圣贤书孔孟门徒来说,吏也是下贱之业,也是不稍为之。
在张旭设想中,把所有公务员分为两个系统后,在中央设一个执政院,执政院长官,当然是两位执政官。执政院下辖陆军、海军、公安、文教、民政、工商、财税七部为行政部门,新建国家安全局为情报体系。为了加强对金融管理,设立金管局,专司管理钱币铸造流通事宜。
保留枢密院为海陆二军统帅。不过,枢密院里主官和副主官为主席副主席,而不是像宋一样为什么枢密使之类。平时枢密院不设主席,只有副主席主持日常工作。战时,由两位执政官之一出任枢密院主席,统帅所有武装力量。或者执政官自觉能力不足,提议其他人担任枢密院主席。枢密院下设立参谋部,教习部,后勤部,军械部,再加一个军事院校。
部下面设置局、处、科,为各级办事机构。此为军政行政系统。
同时为确定官员职级,明确行政严肃性,大基原封不动照搬了品级制度。由于国君为妈祖,不必考虑她品级。所有官员,包括执政官,全部定为正一品到从九品十八个品级。一个职务对应一个正品。初任下降一级。两年转正品。有功或任满年限可提升一级。比如部长职务对应从二品。初任职部长官员下降一级低配正三品。任满三年合格。转从二品。任满十年或者政绩卓著。可以升为正二品。连续担任同一级别职务。时间可累计。比如某人任工商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