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三章、国殇 (第3/3页)
全村的老人,小伙子,妇女,听到鼓声响起,全部拥到西街北头。
周围村子也来了不少人来参加老院长的葬礼,整个街道人头攒动,人山人海,哭声四起。
在主持人员地安排下,小伙子们一起拥进中房,抬起灵柩,一直来到街道的八抬跟前,稳稳地将灵柩放在上面。
此时,地上,男女老少,亲戚相邻跪了半截街道,一个个伏首哀痛。
唢呐声响,哭声声起,哀嚎声响彻云端。
孝子在前面双膝跪地,俯身给孝盆烧纸。
在司仪人员的指挥下,众人止住哭声,由司仪宣布由县长王文伯宣读致悼词,过后,司仪再次宣布了各项仪式,以及向逝者烧纸叩头之类之后,宣布:“大家全部起立,排列俩旁。”
众人“哗”地一下向街道俩旁退去。随着唢呐声的吹起,起丧了,抬丧的小伙子们早已准备停当,运足一口气,叫一声号子“起”,灵柩随着“起”子的声起,“呼”的一下抬了起来。
此时,孝子顶着孝盆,在前面走着,向东拐去,拐向城门口时摔下孝盆后,闪向一边。
八台灵柩见孝子闪向一旁,出了城门顺着城壕向西大步走去。孝子们跟在灵柩后面,低头哭着,一直向西走去……
来到墓地,灵柩慢慢落了下来,孝子们从后面赶到墓地,齐刷刷的一片跪在雪地上。
小伙子们,准备下葬,将灵柩慢慢放进墓坑。这时,司仪人员高声宣布:“点纸!”
此时,唢呐声,和下葬人们的吆喝声、女人们的哭声混成一片,显示出一派宏大地阵势。
没有人感觉到一点冷意。人们都想在老人最后离开这个世界的最后时刻,来为老人做最后道别,以此显示自己对老人的最后一次崇敬和缅怀。
他(她)们曾经记得,十年前的四年大旱,是这位老人救活了他(她)们,救活了两万多人的生命啊,他是多么的自豪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