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六章瓦罐沟挑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十六章瓦罐沟挑水 (第3/3页)



    这时,张光天在槽头用草棍搅拌着撒在草上的麸子,在槽帮上弹了弹拌草棍,将棍子放在水缸上面,用手摸着枣红马的头。

    正在吃草的马儿停下吃草,望了望张光天,随后用头蹭着张光天的手,显出爱慕的样子。

    张光天笑了笑,捋了捋马头,拍了拍双手,转身走出门,来到张三跟前,揭起铡刀等着张三入草。

    张三见铡刀揭开,将准备好的麦草按进铡口,两人边说话边开始铡起了草来。

    时光过得很快,转眼已经到了腊月底,这年的腊月是个小节,二十九天。由于灾年已经到了最后紧要关头,人们早已不思不想过年的事了。

    死人已经成了太平常不过的事情,从城门口见天有抬出死人,不少家里人手少,少老少小,只好叫来邻家帮忙。

    然而,抬埋死人已经成了家长便饭,叫谁谁也不会嫌弃,埋人倒成了一种善行,在心里为饿死的人念上几句佛号,让其上生及乐世界,来世普度众生。

    无聊乏味冷清地大年初一没有人家燃放鞭炮,也不见有一家人贴上对联,就连大城门上几年来也没有贴过对联了。

    少有人们串门出屋,只是在自家屋里前后转转,甚而在炕上躺着懒得踏出大门一步,省得见了面张口问呼。

    直到正月初二,村里已经很少有人走亲串友了。路上行人稀少,路断人稀。整个腊月也未下一片雪花,气候干燥得人们的嘴皮炸裂开来。

    东风见天的吹上一阵,老人们天天仰头望着天空,盼望老天来片云彩,降上几滴雨水,润润这干燥的土地。

    张光天只是整天在房间看书,时儿去上房和父母亲说说话儿,时儿抱上儿子国益或者教益到外面转转。

    直到正月十六,他告别了父母亲和全家大小,带上所需的费用,坐上四表弟力强套上的轿车,返回西安通济坊中山中学。

    马车仍然停放在西门外“徐记车马店”,因为老熟人,加之灾年的缘故,车马店生意萧条,店主对所来的客人特别热情,并报着薄利的目的,只收饭钱,不收店钱,拉拢多年的老主顾和回头客人。

    因为车到西安时天已黑了下来,两人也饥肠辘辘,张光天决定在店子和四表弟力强住上一晚。

    他来到前面饭店,告诉店主为两人各要了一份面食,表兄弟两人慢慢吃着,并说着话。

    两人着重说着当前的旱象和物价的上涨,粮食比上一年又涨了几倍,比正常年涨了一百多倍,一斗麦子已经卖到一百二十个响元,吃的食品当下成了最大问题。

    街道上,到处可见被饿得掩掩一息的男女,以及乞讨的人们。

    夜晚,张光天和力强睡在一个房间,看着月亮从窗子照射进房间,洒在地上,整个房间很是亮堂。

    因为缘分的关系,他和表弟力强很合得来,在一起时,总有说不完的话。

    第二天上午,张光天邀四表弟力强同去学校看看,也因为家里没事可做,力强同意去城里转转,看看城里的情况。

    虽说给西安来过不少回,但很少去城里了。

    两人从西门进入,通过西大街,直到钟楼跟前,张光天向力强介绍着钟楼的建筑年代,以及关于钟楼的传说。

    随后,张光天领着力强拐向北大街,在离易俗社不远地方时,他指着易俗社的方向向力强介绍说:“老四,以后有时间的话,我请你去易俗社看两场咋样?”

    “好呀,”力强高兴地说,“哥,我早就想看看易俗社和三易社的戏了!”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