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百二十八)穷途末路广东寇,漂洋过海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一百二十八)穷途末路广东寇,漂洋过海羁 (第1/3页)

一百二十八)穷途末路广东寇,漂洋过海羁旅心

    广东,倭寇的声势依然很大。跟福建一样,主要的原因是沿海人民生活困苦。“海滨之民,疲弊甚矣!官司之所困,征役之所穷,富豪之所侵,债负之所折,怨入骨髓。”嘉靖四十年的广东巡抚潘季驯说:“岭表去京师绝远,比年牧民者视为利薮,屠剥万状,而小民仰九重如在云霄之上,愁苦之声无路上达,故相聚为盗。”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压迫越厉害,反抗就越激烈。因此广东的战争规模在东南四司中最大、持续时间最久、战况也最惨烈。

    广东倭寇的首领,和福建一样,多出自穷人。老牌的饶平黄冈人许栋是从从小开始就做了海盗,极具海盗“经验”;他的养子许朝光也同样从小就做了海盗;曾一本是盗墓人出身;澄海的林道乾曾是吏员,算是他们中比较有文化的人。

    不过广东的倭寇当中最厉害的当属吴平。吴平,年少时当过富贵人家的佣人奴才,因为不堪忍受雇主婆的虐待,逃出来后转行做了盗贼。后来加入倭寇队伍为别哨。等到倭寇被消灭的时候,吴平统帅那些流亡的倭寇,劫掠广东地区。吴平吸纳被明军击败的流散倭寇,势力越来越大,拥有军事力量约两万人,加之其人短小精悍,甚有智谋,所以当时许朝光、林道乾、曾一本等海寇集团都很推崇吴平,“平亦偃然居群贼上”,成为当时闽广海寇集团的总首领。

    不过这广东的抗倭局势,一开始和我们的戚继光同志那是没有半毛钱的关系,除了最后打击广东的寇首吴平的那一战,其它的抗击倭寇的战争都是俞大猷发起的。

    要说这戚大将军入广东抗倭的背景啊,就不得不说当时广东的抗倭局势。

    俞大猷改任广东总兵时,潮州倭寇号称二万,与大海盗吴平互为犄角。俞大猷认为急攻没有胜利的把握,于是招降吴平。吴平假意投降,向俞大猷下跪哭泣,装作很诚恳的样子。这大猷将军一高兴了,就将他安置在梅岭。

    尽管后来吴平又造反了,但他的行为给起义军带来很大损失。当时蓝松三、伍端、温七、叶丹楼等在惠州、潮州间活动。福建的程绍录在延平,梁道辉在汀州与他们彼此接应。

    俞大猷已经有了常胜的威名,而且吴平又已经投降,他便自信的单骑入绍禄营劝降,并命令道辉一同返回故乡,这两人出于恐惧接受了命令,但很快被埋伏好了的官军杀死。

    广东方面,伍端、温七的义军击败了惠州参将谢敕。但他们听说“俞家军”来了,十分害怕,伍端竟自己逃跑了。不久,俞军来到,击败温七并抓住了他。伍端估计无法逃脱,自缚乞降,提出愿意杀倭自效。

    这俞大猷一想啊,有白送的苦力啊,不用白不用,于是乎,这大猷同志便驱使伍端同志的战士为前驱,官军在后督战,围攻其他倭寇于邹塘,一日一夜就攻破了三个营盘,杀死四百多人。后来他们又在惠州海丰打胜了一仗。

    倭寇都逃往崎沙、甲子等峡湾,抢夺渔船出海,不幸遇到大风,小船大量沉没,只剩下二千余人,回来在海丰金锡都驻守。大猷包围他们两个月,造成粮食枯竭,倭寇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