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一二四章孤傲老人 (第1/3页)
王余佑也在心中暗暗地盘算,就看康熙这脾气秉性,绝不会容忍长期大权旁落,而现在的顾命大臣鳌拜,又是著名的八旗勇士,王余佑暗中估量过,自己如果是在战场上碰到鳌拜,一定会被鳌拜打败;就是在这练武场里,只要鳌拜先出手,王余佑要扳回上风也需要十招过后。
满族的崛起绝不是侥幸得来,有鳌拜这样的一群彪悍的勇士,即使不进关,到西域到任何地方也都是主宰者。
单纯较力来说,王余佑还真是比不上鳌拜,但是王余佑有丁大力这个徒弟,丁大力的八极功夫已经炉火纯青,完全有资格可以开宗立派了。王余佑估计丁大力完全可以制服鳌拜。
王余佑有时也和丁大力过过手,因为力气不足,就要借力打力,也借此完善自己的太极功夫,创建太极功夫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这是一个蜕变;从原来单纯追求力量的爆发,速度的增快,到现在让虚空与爆发的变幻,能练到圆转如意,随心所欲,就要改变原来的很多习惯反应和思维方式,有时丁大力甚至觉得师傅的功夫降了一个层次。
丁大力家虽然出身富裕,但是秉承家训,克勤克俭,不论寒暑,练功不辍;在他心目中,师傅就是他的榜样,虽然丁大力厚重少文,可是也非常仰慕师傅的文才,他知道,师傅的大才绝非一般人可比,只是龙潜大渊,虎隐深山,不想招风唤雨而已。
丁大力到北京起,改名丁发祥,在前门拴一挂马车,装扮成一个赶马车的车夫,给人拉脚运货,在车行里面,丁发祥的车算是比较高档的,车梁包着铜皮,车轱辘缠着牛筋,精钢车轴瓦,关键是丁发祥时时刻刻在练力。
200斤的麻包,他一手一个拎起来就走,装车卸车从来不用人帮忙,车陷到坑里出不来,他用肩膀一扛,车就出来了,而且他还经常帮别人推车,抬车,所以在车行里面人缘很好。
丁发祥也关注清廷的武林高手,比如鳌拜的功夫特点,出手习惯,总觉得什么时候难免出手较量一下。
北京城藏龙卧虎,也有不少豪杰,闲来无事,丁发祥就在正阳门外转悠,现在说天桥,其实正名叫朱雀桥,是正阳门到天坛的必经之路,皇帝祭天的时候的必经之路。
天桥清朝比明朝繁荣,这点要说清朝几句好话:因为明朝皇帝好面子,锦衣卫什么的就把这里整的人迹萧疏,只是有些逃荒要饭告御状的在这里等待机会,乞求活命。
清朝开始,就有了很多人在这里谋生,打把势卖艺,卖药算卦,小吃魔术,相声评书大鼓戏……。
这里面就有很多无声无息的侠客隐士,丁发祥就遇到这样一个高人。
这个人五十来岁年纪,胡子拉碴,不修边幅,身体不是显得特别魁梧,但是浑身肌肉扎实,虽然脸上手上的皮肤十分粗糙,像是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可是仔细看脖子的皮肤血脉骨骼却十分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