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章 我要打开通往太平洋的东大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八十章 我要打开通往太平洋的东大门 (第2/3页)



    库页岛和千岛群岛的防御部署初步完成后,康凡一行就返回了庙街,在这个小城里安顿下来。目前,俄国由于受到欧洲各国疯狂扩军备战局势的影响,已经决定集中全力搞好西部欧洲战略重点区的防务建设,强势介入欧洲事务,在远东地区对大清帝国采取守势。这样一来,大清帝国在亚洲就只剩下日本这一个对手了。而现在这个对手又被敲掉了用以作恶的牙齿,倒霉的日子注定会接踵而来!

    北宁安全局自1898年起就一直遵照康凡的密令对台湾的抗日武装进行着无私的资助,通过各种渠道给岛内送入武器弹药、生活物资和资金等等。

    自大清政府于甲午战争战败,割让台湾给日本后,岛内居民拒不接受大清政府的决议,脱离当时的大清政府,坚持抗日斗争,十几年来一直没有停止过。日本政府为了维护其殖民统治,指使台湾占领军对岛上居民实行血腥镇压,抗日军民得不到大清帝国的支持,孤立无援,弹尽粮绝,遭受惨重损失,被迫转入地下活动。

    而康凡自来到这个时代以来就一直想着这个被日本占据的中国岛屿以及岛上的居民,只是限于实力不济,支援行动也是暗中进行。安全局这几年已经将不少得力人员安插进了岛内,他们秘密训练抗日武装战士,积极联络岛内各地能人志士,不断壮大着抗日武装规模,所取得的成绩相当令人欣慰。

    1905年,康凡等率军击败日军,但苦于没有强大的海军支援,收复台湾的计划只能搁置。此后,新成立的北宁政府安全部继续加大对台湾岛内抗日武装的支援力度,在台湾海峡对岸的福建省泉州地区建立了一个后方基地,以与台湾岛开展贸易往来为名,利用民间渔船、西方各国的货船以及北宁海军的潜艇等进行物资和人员的输送,并同时在基地内培训岛内抗日武装骨干,促使岛内抗日武装的实力急剧提升。

    “复仇”行动第一阶段胜利结束后,潜藏在岛内的安全局人员遵照李局长的授意,率领岛内的抗日武装在台南发动了武装起义,并宣布台湾自治,归属北宁辖区。11月1日,北宁政府宣布接受台湾人民的意愿,并大张旗鼓的出兵台湾,前去接收。

    台湾日本占领军被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弄得措手不及,意图凭借优势兵力负隅顽抗,等待本土派兵支援。但北宁政府安全局的特战部队在此前数月的时间里早已借助“蛟龙”级潜艇隐秘地将作战物资、人员和装备等分批运入岛内,潜伏在岛内各处,做好了直接参战的准备。

    起义开始前,数千名特战部队官兵在台北、台中、基隆、高雄等几个重要城市同时出击,切断了岛内日军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占领了其指挥机构和几个重要的军火库、物资补给基地等,一下子让岛内日军陷入各自为战和补给断绝的境地,有力的支援了起义大军的正面作战。台湾居民对侵略者积压多年的仇恨被瞬间引发,群起而攻之,战火立时燃遍全岛,几乎是一夜之间,整个台湾岛就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焰火桶!

    此时,安全局在岛内各地建立的秘密基地开始为参与起义的民众们公开发放武器弹药和作战物资,并带领大家按照事先制定好的作战方案统一行动。

    这个康凡酝酿了十几年的计划终于开始实施了,而安全局制定的作战方案更可以说是天衣无缝:十几年的经营,岛内的一切活动都在安全局的掌握之中,整个台湾岛遍布安全局的情报人员和秘密基地,由他们亲自训练出来的本地抗日武装人员数以万计,而且使用的所有武器弹药、作战物资、数额巨大的活动经费甚至是为了维持这些抗日武装人员的日常生活而不得不从事的经济活动等都可以说是北宁政府所为。

    有意思的是,安全局这几年在岛内从事的经济活动其实是不得已而为之,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养活那些岛内的抗日武装人员。但谁也不曾料到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