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八章 我似乎看见了曙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十八章 我似乎看见了曙光 (第2/3页)

风”侦察机的引导下,凶猛的炮火将沿线各日军集结地、重要据点等等轰成了一片焦土。日军根本无力抵抗,节节败退。晋军长驱直入,一周之内,前锋已冲垮清川江防线,深深楔入朝鲜半岛。

    11月16日,6艘“蛟龙”级潜艇全部集结朝鲜半岛沿海,寻机阻击日本海军。

    11月21日,担当日军增援舰队前锋的4艘驱逐舰航行至釜山外海时被严密监视这一海域的晋军“追风”侦察机发现,被召唤来的晋军潜艇悉数击沉,后续舰队闻讯后仓皇回撤日本本土,增援行动失败。这4艘本不是日本海军主力战舰的驱逐舰的沉没成为压断骆驼脊背的最后一根稻草。

    12月8日,日本政府通过美国大使馆向清政府主动提出停战请求,按要求支付了赔款,下令各个战场的日军全部停火。

    但康凡是不会放过这个绝好的收复朝鲜半岛的机会的:占领朝鲜半岛后,一方面能够为大清帝国东北地区提供一个战略缓冲区,使防御态势更为有利;另一方面就是拥有了从阿穆尔河口、日本海沿岸、朝鲜沿海直至黄海、渤海的广大连片海域,使本来被俄国封闭了半个世纪之久的大清帝国东北内陆地区重新成为滨海边疆区,战略意义极其重大。因此,康凡命令晋1军继续进攻,直至把日军全部赶出朝鲜半岛为止。

    12月17日,刚刚接到停战命令的日军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被晋1军新一轮更为凌厉的攻势所击溃。晋1军分兵进击,一路向南,四处追杀散落在各处的小股日军,驱赶着他们向朝鲜南部沿海地区溃败。

    本来观战各国都认为晋军远离本土作战,在失去了本国民众的强大后勤支持后,按照常理,随着战线的延伸,晋军的后勤补给肯定会发生困难,用不了几天就会主动放弃进攻作战的。而日方也这么认为,他们只是稍作抵抗就向南快速撤退,等待晋军因后勤供应不继而主动放弃进攻。

    但事实却是:晋军后勤部队装备的大量运输汽车将各类作战物资从国内源源不断地运到前线,显示出了令人咋舌的快速补给能力。入朝作战的晋军各部队早早换着了暖和的冬装,装备的那些炊事车、医疗车、维修车等跟随大部队行进,及时的为部队提供着热饭、热水、医疗救护、装备维修等服务,使晋军作战部队从始到终都保持着旺盛的攻击力,其势根本无法阻挡。而且,随后大量进驻朝鲜的晋军内卫部队在做好朝鲜被占领区各项善后工作的同时,有效保障了晋军后勤补给线的安全,使小股日军袭击部队根本无隙可乘。

    日军一败再败。12月底,数万日军残军被晋军包围在朝鲜南部沿海港口城市釜山周边的狭小地域里,拼死顽抗。此时,朝鲜半岛开始进入冬季,气温急剧下降到冰点以下,寒风凛冽,大雪狂泻。断绝后勤补给的日军没有御寒衣物、缺食少药,冻、饿、病死者与日俱增,全军覆没的时间已经可以用小时来计算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