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我的伙伴们都在努力工作 (第3/3页)
、盛京等邻近的一些资源富集省份纳入到两地的发展体系中,形成了一个联系紧密的原料供应、产品营销、资金周转、人才流动等的市场圈,依靠山西资金、技术的有力支持,推动了这些省份的经济发展,实在用不着康凡去费心了。
所以,康凡在20世纪的头几年中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在两地的防务建设方面了,要在日俄战争爆发前做好充分的战争准备,借机收回大清帝国东北地区失去的全部主权和土地,打一场真正的大战,一场能使日俄两国胆寒的大战!
保卫黑龙江的战略举措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兴建能从省城太原直达瑷珲的铁路,取名为晋黑铁路。这条复线标准轨距铁路与太瑷公路基本平行,从晋兴铁路的北端——大同起,穿越直隶、内蒙古部分地区,至瑷珲城止,全长2千5百多公里,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山西目前已经形成以宁武府为中心的晋北区、以太原府为中心的晋中区和以河东区为中心的晋南区齐头并进的工业体系,已具备独立建设晋黑铁路的实力,能够为铁路建设提供充足的工程技术人员、有经验的工人队伍、钢材、蒸汽机车、铁路设备、运输汽车、工程机械等。而实施这样的一项工程又会带动山西工业体系新一轮的能力扩展,由此带动的相关产业的美好前景更是值得期待。
1903年秋,晋黑铁路继太瑷公路水泥硬化路面和沿线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完成的半年后也完成了首次通车试验,如此就将山西和黑龙江用公路和铁路连接了起来。黑龙江省借助这两条交通干线强大的运输能力,依靠山西的支持,社会各项事业得到迅猛发展:继瑷珲辖区之后,又在黑龙江省呼伦贝尔、齐齐哈尔两地新建立了两个工农业基地,依旧以劳动密集型的种植业、畜牧业、养殖业、林业、造纸业、皮革业、食品加工业、采矿业、服务业等为主,因此安置了比山西更多的内地移民。借助山西充足的资金、先进的设备和技术等等的支持,黑龙江省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粮仓,大批粮食、农副产品、牲畜、家禽、鱼虾、毛皮、山货、木材、矿产品等源源不断的运进山西,极大的丰富了山西民众的物质生活,也为山西的轻重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这样一来,山西的粮食生产就变得不那么紧迫了,由于黑龙江省不产棉花,因此就将山西省内各宜农地区发展为以棉、麻、果、蔬等经济作物的种植为主和畜牧业、养殖业、林业等为辅的农业格局,加上从邻近的陕西、直隶、河南地区收购的经济作物,充分满足了本地纺织、化纤、造纸、食品等工业对原料的大量需求和民众的日常生活所需。
只就粮食生产而言,黑龙江省这3个中心地区的官办农场的总开发利用面积虽然只占全省储备土地面积的很小比例,但粮食产量已是天文数字。除去自需外,可以把将近一半的收成进行自由支配,例如战略储备、再加工、上交国库、赈灾、销售等。算起来,加上山西的棉花产量,两地出产的粮棉总量几乎可以解决将近四分之一大清国民的温饱问题!
当然,这一切全都是借助优良的农作物种子、新式化肥和农药、科学合理的农业基础设施、新型农用机械和农用飞机等等的广泛应用才得以创造出的奇迹,所谓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最直接体现!
拥有了强大的农业,其它领域的发展就有了立足之基,壮大也就变成了个简单的时间问题。山西的晋中、晋北、晋南和黑龙江的瑷珲、呼伦贝尔、齐齐哈尔等几个现代化工农业中心区相继形成规模后,通过议会讨论,停止了对两地剩余地区的开发工作,进驻内卫部队加强对这些面积广大的、仍然保存着良好自然生态地区的保护工作,给子孙后代好好留着。
为了更好的维护省内社会秩序、加强省内民生方面的管理,将各地原来巡捕机构和巡捕队伍整编成了现代意义的警察机构和警察队伍,并建立警察学校,培训专业化、知识化、正规化的警员和警官,留用合格人员、淘汰不合格人员、补充新人员,建立健全更适应社会需求的各类机构和体制,并换装新式制服和武器装备:制服样式与晋军制服相同,只是外套颜色改为深蓝色,衬衣改为浅蓝色,配以醒目的各色警衔标志,统一配发黑色软底系带皮鞋。依照所执行的任务不同,装备警棍、手枪、卡宾枪以及战马、新式马车、自行车、摩托车、汽车等。
今后的工作重点将是集中所有资源,殚精竭虑的加速上述几个中心地区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