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四章 我干掉了几个俄国匪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十四章 我干掉了几个俄国匪徒 (第2/3页)

迫击炮,准备了充足的弹药,借助事先构筑好的防御工事,利用优势火力,给予俄国正规军以重大杀伤。随后,遵照康凡的命令,相互掩护,全部撤回了瑷珲,连同阵亡同伴的遗体也一同带回。

    追来的俄军什么也没有捞着,江岸上,除了那些俄国匪徒们的尸体以及东一团西一团的大片血迹外,再没有任何有价值的东西。望望对岸,黑漆漆的夜色中,灯火通明的瑷珲城温暖而绚丽。

    一个俄军军官咕噜了句什么,冲着瑷珲城的方向胡乱地开起了枪。

    康凡从88式狙击步枪的微光夜视瞄准镜中清清楚楚地瞄准了这个多事的家伙,夜间射击,距离250米以上,已接近瞄准镜的极限夜视距离了。虽然没有十足的把握命中目标,但射击时机一来,康凡依然没有犹豫,果断的扣动了扳机。

    那个俄军军官随着枪响一头栽倒,一动不动了。

    “好。状态不错。”康凡心里嘀咕着。

    枪声引起了俄军的混乱,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暗夜里,这些惊慌的俄国官兵盲目的、近乎疯狂的开枪,甚至还有一挺马克沁水冷式重机枪也凶猛的开了火。但除了浪费弹药和能够制造些声势外,再不会起到什么别的效果。

    康凡进近到2百米的距离,不断变换着射击位置,打光了弹匣里剩余的9发子弹。

    这股俄军的战斗意志被彻底击垮,数百人,片刻功夫,只要活着的就跑得一个也不剩了。

    康凡随后仰面躺倒在柔软的草地上,大口呼吸着夏夜清爽的风,舒放着自己紧绷的肌肉。

    李队长拽了拽他,悄声说道:“校长,这里什么也没有了。我们过江吧。”

    康凡没动,答道:“我知道。”

    “谢谢校长掩护我们撤退。”李队长说这句话时嘴里象含了个驴粪蛋。

    康凡用枪指了他,透过瞄准镜看清楚了他脸上的表情,不禁笑了,“老李,你用不着用这种表情跟我说话。”

    李队长不解,问道:“什么表情?”

    “就是你刚才那种。”康凡答道。

    李队长锲而不舍,“那我刚才是什么表情?”

    康凡很想笑,但极力忍着,“用你刚才那种表情说感谢的话真不如不说出来的好…不会说感谢的话就别说,弄得是你也别扭我也别扭。”

    李队长不吭声了。

    待康凡和李队长过江返回后,大批民众已经齐集瑷珲码头准备欢迎他们。一下子,整个瑷珲码头沸腾了,欢声笑语、锣鼓喧天、载歌载舞、鞭炮齐鸣,好不热闹!

    这次的营救侨民行动在当地引起巨大轰动,民众头一次感受到了国家对自己的重视,感受到了国家对个人的存在意义,进而演变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迸发出了高涨的爱国热忱。此事一经传开,没用多长时间,内地大清国民就知道了,而他们的反应也跟瑷珲辖区的民众一样热烈。康凡收到的第一封电报是朱迪发过来的,梅香的电报紧随而至,然后是慈禧太后的。

    朱迪写道:你不只是肯为我而舍命,你也肯为你的人民们舍命。可你有几条命?

    梅香写道:我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恳求老天爷让我们立刻回到我们的那个时代。

    慈禧写道:汝之所为太过鲁莽。吾虽不赞成,然若俄人意欲开战,吾必欣然应之,集举国之力与之玉石俱焚,决不妥协退让,重蹈甲午之覆辙!

    “太后怎么说?”寿山焦急地问道。

    康凡把电报递给他,“老兄自己看吧。”

    寿山看完后喜上眉梢,“如此甚好,甚好!”

    康凡笑道:“老太太腰板硬了。”

    随后,寿山下令黑龙江驻军全部进入战备状态,大幅度增加边界线上的巡逻兵力,延长巡逻时间,扩大巡逻地域。从山西调集的各种作战物资源源不断地运进黑龙江,周团长的那个机械化团火速开进,是第一个到位的晋军成建制单位,表现出了强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