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七 哭来的皇帝 (第2/3页)
新名词不关心,他们都听得入迷,想快点知道答案,皆催促王昭远。
“李从珂见战斗在瞬间静止,抹了一把鼻涕眼泪,声音哽咽地说道‘我不到二十便跟随先帝出征,四处奔走,出生入死,毫无怨言。我遍身的创伤都在这,你们可以睁大眼睛看看。你们大家有很多人和我一样跟随先帝四处征战,为国家社稷复兴立下汗马功劳。而现在朝廷奸臣当政,对我妄加猜测陷害。你们大家都知道我,了解我,我以前对你们如何,你们心里也很清楚。为什么还要被奸臣利用,替他们杀自己的朋友呢?朝廷听信谗言,说我谋反,要置我于死地,你们又怎忍心看我们骨肉相残,不肯救一救呢?我到底有什么罪?今天竟落到这个地步。’哭到伤心处,李从珂靠在城墙的垛口上哽咽得有气无声。”王昭远一口气说完,有点太投入,自己也显得有气无力。
孟知祥叹道:“潞王威名远扬,能屈能伸,应也算大丈夫。”
“死中求生,败中求胜,潞王所为,无可厚非。”赵季良评价道。
众臣纷纷点头认可。
“接下来呢?”孟昶又问。这段历史他不熟悉,所以很迫切地想知道。
王昭远喘口长气接着讲述:“城下的将士显然已被他**的上身和这番言语感动,有的竟伤心地落下了泪。其中有个羽林指挥使杨思权曾在李从珂的手下任职数年,交情很好,他大叫道‘大相公乃我主也!’,众将士齐声应和。”
孟知祥预测道:“潞王要反败为胜了。”
“陛下说得不错。”王昭远道,“然后这杨思权又拿出张纸道‘希望潞王在攻克京城后能任命我为节度使,不要给防御使和团练使’。李从珂二话没说便在纸上写下让他做节度使的字样。杨思权于是领兵从西门进入城中,归附李从珂。指挥攻打东门的指挥使尹辉听闻此事后,也率兵从东门进入,听候潞王调遣。”
听到此处,所有人都长缓口气。其实李从珂的死活与他们无关,但同意弱者是人知天性。以弱胜强总能引来无数人的崇敬。
王昭远停顿会接着道:“那山南西道节度使张虔钊立功心切,见此情景,挥剑逼迫官兵拼命攻城。哪成想将士们调转枪头,向他刺去,吓得他独自一人骑马逃走。”
“这张虔钊没甚本事,草包一个,也是见风使舵之流。”孟知祥虽只前次去他短暂接触,已有判断。
赵季良点头道:“若论能力,孙文昭比他强了许多。”
“王思同不知前线之事,亲自来督师攻城。”王昭远接着继续讲述,“可哪想到手下将士在城中同伴的召唤下,纷纷跑过去投降。王思同大惊失色,和其他几位节度使落荒而逃。李从珂见形势好转,毫不松懈,一路东下,已于昨晚逼近长安。”
“如果不出意外,现在长安已落入潞王之手。”孟知祥道。
众官纷纷点头同意。
孟知祥又问道:“拿下长安后,潞王会怎么做呢?”
众官开始议论纷纷,判断接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