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祸乱邻国 (第2/3页)
的人才成立一家钱庄,本金由崇友堂和大都督府共同出资,通过这个钱庄给张丹枫放贷款,贷款当然要抵押,抵押之物就是瓦剌部的土地。
“皇上,您这一手就好比是地主趁农民遇到灾年贱买他们的田地啊!”钱宾曾如此感叹。
“这是市场经济,叫做资源优化重组,你懂吗?”
钱宾一脸迷蒙:“啊······”
“对了钱宾,有御史上奏说你销售不良书籍,危害青少年健康啊?”朱明复突然板起了脸。
“皇上,这·····我卖了这么多年了,以前他们怎么没说。”
“还敢狡辩,以前徐辉祖管,社会风气不好,现在朕亲自管了,对这种歪风邪气决不能容忍!你赶紧把所有书都集中起来,·······”
“皇上,别,别烧啊,你想想上次公主满月的这个吧!”钱宾一脸无辜,双手并用,慌忙比划出一个“十二”的数字。
“你手抽筋了啊,朕让你把书集中起来,给我倾销到倭国去,让你发财你不开心啊?”
钱宾擦汗,颤声道“谢皇上!是臣多心了。”
“不用谢朕,你谢倭寇吧。”
“皇上,你被倭寇抢过吗?”
钱宾心想皇上刻意让他把手里所有十八禁的书都销往倭国,这得多大的仇啊!
倭寇,是一个有历史分量的话题。
这个禽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3世纪,其形成原因就是倭国的南北朝之乱,那时正值中国元末时期,倭国内部战争连绵、民不聊生,贫苦百姓开始向海外淘金,淘金的方式很特别就是抢劫,后来战争中失败方的大量散兵游勇也加入淘金队伍,倭寇的规模和质量就开始了直线上升,他们主要劫掠高丽和中国沿海一带,风向适合的话,偶尔也会去东南亚出趟远门。
倭寇们都认为,家里太穷太乱,还是外面的世界精彩。
倭寇的历史对倭人性格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作用和西方人维京海盗的传统类似,所以这些国家的血液中都流传着其祖先强盗的基因,大家不可不知,不可不防。
倭国的天皇在12世纪的时候就是个空架子了,但是倭国人的性情是很怪异的,这个空架子竟然一直被沿用至21世纪,那些幕府将军没一个敢自己称天皇的,虽然他们一直骑在天皇头上拉屎拉尿,哪天不高兴就毒死一个,再换一个,比换衣服还轻松。
天皇早就成了摆设,而倭国忙于内战的大名们(倭国地方统治者)对倭寇也睁眼闭眼,事实上他们也无力管治。
长期在海上活动的明教不可避免得会和这支淘金队伍遭遇,几场海仗之后,一些有见识的倭寇就点头哈腰恳求加入明教的船队了,倭人从来就不耻于跪拜在胜利者的脚下。
明教是干国际贸易的,说穿了就是走私大鳄,其船队规模和技术水平远远在其上,比起倭寇抢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