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冬季议事 (第2/3页)
将准备详细汇报的内容一再压缩,非常简练的说了一些主要内容,“民国八年,布政司的岁入增幅预计比去年要低一些,但是也将达到三成以上,大约近二千九百万元北方币,剔除行政成本和继续实行的大交通战略,估计可以向军政府提供五百万军费,也算是略表心意。”
说完这几句话,彭英甲习惯性地拱了拱手,然后示意杨增新开口。
从去年开始,军政府布政司破天荒地向陈安提供了一百三十多万军费,今年赫然增加到五百万,虽然是杯水车薪,但是这毕竟意味着军政府的财政情况终于走出了一贫如洗的窘境,让有些焦虑的陈安明显舒缓了表情。
杨增新当然不是笨人,自然也是长话短说,几句话就略略而过了,“今年移民总数将近五百万,到年底估计军政府所辖户口已经突破三千万人。我们测算之后,认为今后不可能再有如此大的移民群出现了。而且,移民实边政策估计最对还可以实行十年,就必须停止大规模实行了,否则无论是生产组织,还是文化传承,都会形成新旧移民的冲突。”
陈安有些稀奇,“新旧移民的冲突?什么意思?”
杨增新看大老板有兴趣,只好再简单解释了一下,“我们在民国二年开始组织移民,到了民国十六年就有十五年历史了。少则十五年,至多二十年,足够一批土生土长的移民后代成为主要群体,必然会形成了崭新的本土文化和意识。再有新的移民大规模涌入,已无法称为同一代群体,势必会割裂成两个不同的阶层,引发新旧冲突。”
陈安哦了一声,以前从来不知道,移民竟然还有这么多学问,甚至不能长期进行大规模移民。想想也是,十五年的时候,足够两批人产生深深的代沟了。
只不过到了民国十六年的时候,北方军政府所辖户口能否支撑起这个庞大的军政体系呀?陈安摸摸鼻子,还是多问了一句,“你们测算过没有,如果到民国十六年,军政府停止移民实边政策,所辖的户口大概有多少人?”
愣了一下,显然是没有想到会问这个问题,杨增新赶紧翻开自己带来的资料,貌似当初北方工业大学的高材生们曾经帮他预测过的,“找到了,北方工业大学曾经测算过一次,估计民国十六年所辖户口是八千一百多万。”
八千多万人口呀,好像欧战前夕德意志帝国人口也不过六千四百多万,陈安好像看到过当初特遣队从欧洲带回来的资料中有这么一句。
应该足够了,可以支撑起一个军政府的政治经济社会架构了,陈安点了点头,也就不再继续这个话题了。
看布政司说完了,情报署总监林玉山有些苦恼的抢先开口了,“年中的时候不是因为巴黎和会的事情吧,关内爆发了轰轰烈烈的运动,北京政府镇压了一阵子,结果大批的学生逃到我们这里来了,整日在兰州一带喊口号贴标语,总得有个章程处置吧。”
“不是没有签字吗,害得我们也和英法两国差点吵翻脸。”陈安敲敲桌子,不满地说。当然并不是对运动不满,而是对英法两国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