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23、 定方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223、 定方针 (第2/3页)

命房二将两副对联拿去寻个匠人用木匾做了,分别悬挂在县衙大门外和大堂。要让人人都记得今天说过的话。

    “大人,下官服了!方才一番言语,众下属群情激奋,摩拳擦掌。看来咱们这封丘大治,为时不远啦!”秦邦业做了许多年的基层官员,从未见过如今天一般开动员大会的。他被梁丰说的话深深打动,由衷赞叹道。

    梁丰摆手摇头轻笑道:“固本兄休要高兴太早。今日只是肤浅说说而已,要让他们做事,然是随便鼓动一下子便能成的。须知我老家有一句话,叫做‘听起来激动。做起来摇动,时间长了干脆不动。’呵呵,还是要从制度上下功夫。咱们且慢慢看着,这些人长在市井打交道,然是几句话便能糊弄的。许多的毛病。等慢慢出来,咱们在慢慢矫正。”

    秦邦业点头称是,心道这个少年县令,倒还清醒,不似那些得了志便没行藏的。

    “老邓,你说说。这老百姓最盼的是个啥?”梁丰看邓圣在一旁端坐倾听,很守本分的样子,忍不住撩拨他道。

    邓圣认真想想,道:“你方才不是都说了么?吃饱穿暖,不挨饿受冻,得享太平。”

    “自然是这些,可咱们要从哪里入手?”

    “那你说说看?”邓圣知道他在引话,便把问题抛回去。

    “依我说,他们的要求其实真不高,具体点就是,第一,治安要好,别满地盗贼小偷杀人放火的。出门做事放心;第二、把环境打理干净些,人干净了,疾病自然少了。咱们大宋百姓,虽然多数吃饭都还能过得去,可一生重病,就负担不起,免不了家破人亡;第三么,赋税收得合理一些,穷的少收点,富的多交点。做到这三样,便也差不多了。”

    秦邦业点头道:“确实,只要做到此三样,这个县便称得上大治了。”

    “可也不容易啊,老秦,咱们这里面临黄河,是个交通要津,典型的南富北穷。有钱的地方,腌臜事就多;穷的地方呢,它便又脏又乱。你现在是主簿,这赋税调和的难度是知道的。那些财主老爷们,你让他们请咱哥仨吃顿花酒,便是一两百贯他也肯拿出奉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