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合纵连横天下事 (第3/3页)
陈琳前去江东的这段时间里,李重又和曹操展开几场大战,战果也有一些,比如李重毁掉了于禁和乐进的两座大营,但这也只能算是小胜而已,根本不能给曹操造成什么决定性损失。
但十天之后,曹操就感到李重的攻势渐起,压力倍增。原因无他,在这十天的时间里,贾逵昼夜督造攻城器械,制造了大量的投石机、巢车、冲车等等,这些攻城器械给曹操造成了很重的损失。
另外,李重转变战法,开始集中兵力攻打曹操的任意一个营寨,再配以攻城器械,曹操抵挡的十分艰难。无奈之下,曹操只能出营和李重野战,但曹操兵卒的整体实力却不如李重,曹操可以说是败多胜少。
这不是曹操的战略失误,非要分兵驻守各个营寨。曹操真的会失误到拉长战线,分摊自己兵力的地步吗?当然不会,曹操也有难处,作为防守一方,曹操必须要保证整个战线完整,他怕李重绕过自己的大营,杀入后方。
可以这么说,一旦曹操集中兵力,李重立即就会分兵,选择另外一个突破地点,长驱直入。那么曹操唯一的选择就是分兵抵御,李重就会再次分兵,循环下去,双方就会发展成少量兵力对战的情况,这样一来,李重就更能发挥兵卒精锐的优势了。
两害相权取其轻,曹操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
火箭漫天,石块呼啸,这一次李重选择的是猛攻夏侯惇的大营,这有点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意味。夏侯惇在曹营诸将之中实力最强,也肯定最难攻打,但李重选的就是喜夏侯惇这块硬骨头。
一波又一波的步卒扑到夏侯惇营寨前面,又一波又一波的死去,但李重依然无动于衷,无视伤亡。
赵云和高览带着三千兵卒守护在太史慈侧翼,掩护太史慈倾力攻营,两个人只有一个任务,抵挡曹操的援兵。
半天的时间,夏侯惇的营寨已经烟火满天,破败不堪,就连夏侯惇的战袍都被烧焦了一大片,战况惨烈,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