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归宿 (第2/3页)
后面又去个古董铺子。
两人到了快晚饭时候才回了冒儿巷的小院儿门前,“我就不送你进去了,明天还有要紧的差事要办,恐怕不能过来陪你了。”霍正东说道。
“不碍事的,你也陪了我好些天了,忙你的吧,别耽误正事。”
两人告别后,霍正东上了马车,宝珠进了院子,身后的红玉关门落了锁。
饭厅里张氏坐在上首的椅子上,姜妈妈跟小梅一旁坐着矮凳,正兴致勃勃的聊着今天在庙里上香的事儿。
“陈夫人的那炷香烧的最是顺当,香烟儿一溜儿的上去,直冲到了大殿的房梁上才散开,那香灰呀都两寸来长了还没落下,可见是好兆头。”
张氏笑道:“香烧的再好那又能咋样?难道我家宝珠丫头还能去考个状元不成?”
“哎,也不尽然,文昌君可不是只保佑读书的,我家那小子,跟着他爹学生意,我也常去拜拜,果然他就脑子伶俐了起来,现在学的也有模有样,听说陈姑娘也是能写会算的,那就是文昌君保佑着呢。”姜妈妈提起儿子脸上都是得意。
宝珠也笑着说:“娘,姜妈妈说的没错,天下可不是只有读书才算光耀门楣,行行都出状元呢。”
饭菜一端上来,宝珠就打发了姜妈妈和小梅红玉去厨房吃饭,饭厅里只剩母女两个,看得出张氏今天心情很好,晚饭都多吃了半碗。
“娘,我这两天在外面看宅子,总也遇不到合适的,恐怕要委屈娘先跟着我租房子住了。”
张氏叹气:“珠儿,老话都讲了,人离乡贱,在外地讨生活哪是那么容易的?以前我说了你总不听,现在知道难处了不是?”
宝珠急道:“娘,这些都是暂时的,等我赚了钱,咱们也能买得起大宅子。”
张氏见宝珠着急也后悔自己说错话,忙急着解释道:“娘不是那个意思,睡觉不过一尺宽,吃饭不过三餐,以前咱们家啥样的苦日子没捱过?娘不是说租房住不好,是觉得这人生地不熟的,怕万一耽误了你的婚事,娘也这个岁数了,别的啥也不在乎,就是盼着你能有个好归宿。”
宝珠沉默了,娘俩各怀心事的洗漱完睡下,半夜里,宝珠躺在雕花锦帐的拔步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以前满脑子都是酒坊饭庄和卫家,来到京城这几天又盘算着再做个什么买卖赚些钱,竟是没想过自己的将来如何打算,究竟什么样归宿才是自己想要的呢。
一连两日霍正东都没过来。宝珠也在家歇息了两天,第三天早饭后,穿戴了整齐就要出门。
“陈姑娘,您这是要出去?”姜妈妈问道。
宝珠点头,“姜妈妈,我去城西那边看个朋友,午饭就不回来吃了。”
姜妈妈见宝珠说着就要往外走,忙拦住急道:“哎,姑娘,这趟道可不近,您不能一个人去啊,稍等一会儿,老奴这就去外面叫了轿子,陪您一块儿去。”
宝珠来不及阻拦,姜妈妈已经先一步出了院门,不一会的功夫,就叫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