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秋收 (第2/3页)
玉米棒子。
接下来几天就是晾晒,打穗子脱粒,一直忙活了十来天才都装袋收了仓。
三口人这阵子都累得够呛,眼看着一家都瘦了一圈儿,陈老爹和张氏明显的又黑了,宝珠的小脸儿也晒得通红。
晚饭后,宝珠早早洗漱过就爬上床。对面屋里,陈老爹说:“这几天都好好歇歇,明儿个我去趟镇上,割点肉回来,给珠儿也好好补补。”
“嗯,看着有大骨头也买一根回来,珠儿正长个子呢,给她熬汤喝。那个...他爹,再买块鲜艳点儿的布料吧,大兰那边..咱们咋说也该给随个礼。”
庄户人家闺女下小定,一般都是摆桌酒席,只请亲戚和媒人过来热闹下,一来是通知下亲戚,自家闺女已经选好了婆家,二来也是让亲戚们都相看下新姑爷的意思,这时候过来吃席的亲戚都会带上东西,不计是布料还是首饰,或者银钱,都是给姑娘凑做嫁妆的。而一般的乡邻好友远亲,都是等到出嫁时候再通知来喝喜酒,接到邀请的人家也会给随礼添妆。
陈老爹半晌不语,琢磨了一会儿,叹了口气,“行,都听你的吧。”
转天,陈老爹一早就去了镇上,快做晚饭时候才回来,买了大骨和五花肉,还带了一块鲜红的绸子布料。
宝珠凑过去拿过来细看,大红的底子团花纹,捧在手里滑溜溜的。宝珠好奇问:“爹,这是给娘买的么?”
陈老爹支吾着没应话,张氏接过来绸缎说道:“娘哪穿得了这么鲜艳的料子,这是...是留着送人的。”
“送谁啊?”宝珠问
张氏吭哧了半天也不说,拿着绸缎转身去了屋里。
宝珠想了想,瞬时就明白了,这是给大兰的。村里的习俗她懂,大兰真要是成亲,这一个村儿的乡亲,只要是没大仇的一般都去,陈家给随礼也是正常。可是这小定,陈家从哪儿算也不是近亲,随什么礼啊!这是还把自己当成老卫家的孩子了。
宝珠越想越气,也不和张氏说话,一头钻到自己屋里生闷气。
张氏做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