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 品翠早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201 品翠早茶 (第3/3页)

着经理林阿桂汇报最近的情况。

    品翠在香港开业后,真真就把林阿桂调了过来,一是因为林阿桂本身是广东人,到了香港同宗同气,比在上海更加如鱼得水,还有一个原因,则是她的一点‘私’心,十多年前林阿桂离开所有的亲人,和她来到上海闯天下,现在她走了,于情于理,她都不能把阿桂一个人丢在举目无亲的上海。

    “余小姐,现在常有客人问我们有没有早茶,您看我们可不可以入乡随俗,加上早茶生意啊。”阿桂问道。

    真真点点头,这一点她也发觉了,香港人和上海人不同,他们更重实际,如果在品翠加上早茶,不但可以多一笔收入,也能吸引客流,提升人气。

    品翠是高档茶楼,所以早茶也要做得‘精’致品味,余真真马上让人到广东招聘出‘色’的面点师傅,“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的”,这是她对品翠所有员工说的话。

    没过多久,品翠的早茶生意便正式推出了。

    除了水晶虾饺、炸粉粿、冬蓉包、凤爪、烧卖这些常见的小吃以外,还加上了一些普通茶楼嫌麻烦不想做的点心,比如这里的鲜虾荷叶饭 , 云‘腿’鲮鱼饺这些都是难得一见的‘精’细小品。

    品翠室内装潢一直都是走得古香古‘色’的路线,就连茶娘们也都是身装凤仙装,头挽云髻。环境更是清静宜人,‘精’致高雅。

    由电影明星亲自在报纸上推介后,这里的早茶刚刚推出,便客似云来。

    虽然这里一碟虾饺的价格,在普通茶楼能吃上三四碟,但是达官显贵和那些喜欢附庸风雅的人们,还是趋之若鹜,没过多久,“去品翠吃早茶”,已经变成了一种身份的象征。

    骆骏除了一个星期去上两三次船运公司以外,和当年在上海时一样,其他时间他都被老婆软禁在品翠。

    对于这种生活,他似乎过得津津有味,余真真大多数时间都在电影公司,一个月顶多来品翠两三次,所以这里便成了他的天下。

    对于他在品翠的所作所为,余真真并非全不知晓,不论骆骏如何收买,林阿桂都是她余真真的人。

    “骆先生常在品翠招待朋友,不过每次都会结清茶资,从不拖欠。”

    “骆先生身边从来没有过别的‘女’人。”

    “的确有帮会里的人,不过每次都是在后‘门’出入,没有惊扰客人。”

    余真真对这些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难得糊涂嘛。她是聪明人,深深知道再坚固的风筝,如果拽得太紧,也会断的,“穿破十条裙,不知丈夫心”,这是前世她常说的一句话,现在仍要拿出来提醒自己。

    备注:

    老式打字机是1808年由意大利人 dituri 发明的,其初衷是帮助一位失明的朋友继续进行创作。

    1915年9月,由山东留美学生祁暄发明的中文打字机获专利。

    本章背景是1933年,所以在香港的小埃使用打字机是正常的。..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