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66章:巨大影响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066章:巨大影响力 (第3/3页)

权威,一场新的战争就要爆发了。在江渝眼中看来,现在比的已经不是谁的钱多了。而是谁的拳头更硬了。

    罗斯柴尔德财团显然没有办法调节欧美各国的矛盾,加强各国战争潜力也就无从谈起了。

    倒是美国对此十分敏感,美国财团也开始研发中国这次展出的那些新产品。以及那些技术已经落后的产业,希望靠技术重新扳回优势。

    美国财团目前还未大规模的将科研引入机制当中,显然技术研发速度是比不上中国的。

    此时的中国,实验室依旧还在不断的兴建。

    特别是在欧洲战争结束后。众多欧美学者移民到了中国。加上中国的剩余资本很多,因此大量的大型研究设备被制造了出来。

    那些大型设备在财富不够集中的国家,是无法制造的。但是此时中**阀寡头财团的发展,已经具备了这样的条件。

    大量的大型设备,都提上了计划。

    不论是大型科研设施、设备,还是大型工业设备,都在紧锣密鼓的研究、制造,只要这些大型的玩意大量的出现了。那些尖端的技术研发,完全不是问题。

    理论这玩意。还是很容易搞懂的,缺乏的就是实施条件。

    此时除了财团有大量的科研单位,民资也开始搞科研了。另外,还有一大群的中国发明家也开始涌现出来。

    这些中国发明家,在此时的中国有了充分的生存土壤。财团为了鼓励科研,专利法是严格实施的。

    当然,专利法也是垄断的一个手段。

    中国五亿多人口啊!什么样的人才没有?每个人的出生时间不同,天赋也是不同的,但总有那么一批人的天赋是非常出众的。

    五亿人口,各种各样的八字都是有的。

    而且相比西方人更有优势的地方就是,中国是一个以谷物为主食的国家,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草者则是善走。

    中国人的智慧,绝不是西方人能比的。西方人之所以强大,那是因为他们的财团发展起来。

    在西方,财团能发展,那是因为欧美白人都太笨了,被玩弄于鼓掌之中。

    在中国呢!形成财团的条件非常苛刻,那就是因为人们普遍都比较聪明,财团自然不容易产生。

    有这么如此聪明的特性,搞发明创造,只要有足够的物质供应,就能出现大量的发明。

    此时财团有专门支持发明家的基金会,发明家们如果缺钱,可以把项目递交到基金会审批,如果通过了,就会拨款下来资助他们进行研究。

    如果基金会不通过,还可以找发明可以应用的公司,一般一个垄断行业,有两到三家公司对市场进行垄断,这些公司都是财团的。一家不支持,还可以找另一家。

    财团资本充足,对于支持这些发明创造向来是不吝啬的,只要不是太离谱的项目,都可以进行资助。

    由此形成了大、中、小三种研发格局,其研发的层次也不一样。大兴实验室搞的是技术为主,然后造出某种东西。企业、发明个体户,则在这个基础上,研发各种产品和应用。

    研究经费,可谓世界最高。

    中华民国有比美国多出五倍的人口,就算是科研经费比美国高五倍都是中国的负担和美国的一样。

    加上科研过程中,有江渝开作弊器在指引方向,使得科研方面少走了大量的弯路,而且很多时候是跳跃式的对技术进行研发,浪费的资源少了,研发成本也就降低了。

    中国的技术研发,已经把美国全面甩在了后面。美国佬要想追赶,已经不是那么容易了。

    因为美国根本不知道中国有什么样的技术。

    他们知道有核弹这个玩意吗?不知道怎么会去研究呢?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技术,很多时候都是靠创意才出现的。

    江渝是穿越者,最不缺创意。

    中华民国的技术研发出来后,很多都是被储备起来的,而且是绝对保密的。欧美现在想刺探中国的科研机密,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欧美之前并未训练什么中国间谍,因为人种原因,以及语言、文化等问题,欧美间谍在中国混不开的。

    而且在科研项目上,采取的是一级一级往下面传达的制度,下一级不知道上一级在搞什么,上一级又不知道再上一级在搞什么。反正就一个任务一个任务的发派下去,这种模式尽管简单,却是很有效的。

    美国就算是把商品的制造技术提高上去了,中华民国还可以推出更先进的商品,制高点已经开始被中华民国给占据了。

    同时战后中国通过这次博览会,也让那些小国家、受殖民的民族认识到了中国的全新面貌及正义形象。

    中华民国总统宋教仁提出的‘民族自决’主义,也在广大殖民地被高度认可。

    这种民族自决主义,便是武力殖民与经济殖民的争斗,能输出资本和商品的国家,也就是现在的中华民国,意图推翻欧美国家的武力殖民体系,从而在世界获取更大的利益。(未完待续……)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