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36章:繁荣的年关市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036章:繁荣的年关市场 (第3/3页)

价绝对不能太高。

    高房价。这是在经济殖民地搞的。

    这也是为什么后世美国房价相当于他们的国民收入水平那么低,而日本、中国这些国家,都发生过房价高到离谱的程度的现象。

    因为炒高房价,让经济殖民地把生产力放到建房子上。即可以使经济殖民者获得大量利益。同时也不会让被经济殖民的国家形成太高的战争潜力。

    因为要形成更高的战争潜力,而那些附属国也在中华民国可调用的范围内,所以也没有在那些附属国刺激房地产。

    不过日本的房地产相比中华民国就寒酸得多了,中华民国的经济实用型就达到了80平米,日本家庭却是一大片的的四五十平米的房子,连胶囊旅馆这样的东西都提前出现了。

    这一年年关,电话、吸尘器、洗衣机、冰箱这些电器也进入了高收入阶级的家庭,成为了高收入阶级的主要消费商品。

    这些电器都还比较低级。财团自然不会把最高级的技术一下子就拿到市场上来卖,而是卖技术比较低级的电器。然后再逐步更新换代。

    从而让高产阶级不断的掏钱购买,而那些淘汰的旧电器,则可以通过二手市场卖给普通民众。

    不仅比较低级,而且价格还高得很。

    偏偏那些高产阶级就喜欢买,因为他们不差钱。

    最普通的电器就是电风扇了,这东西已经出现在市场上比较长的时间了,已经普及到了低产阶级。

    但是高产阶级也需要电风扇,于是就出现了一些做工精美的高档电风扇,本身电风扇这东西生产成本就比较低,但是加上精美的做工之后,利润成倍成倍的上涨,大受中、高产阶级的欢迎。

    至于空调这个东西,专利也在财团手上。

    一开始享受空调的不是人,而是机器。

    只到1924年才出现了中央空调。

    中华民国在前几年就开始应用中央空调了,不过主要是安装在大型商场、工厂车间当中。

    例如纺织厂。

    以往夏天纺织厂热得要命,就算装上电风扇之后,效果也不是太好。有了中央空调后,工人的工作环境大大改善了。

    电影院也承诺在民众在夏季带去凉爽空气,很多民众正是通过电影院第一次接触到空调这种东西。

    房子、车子、电器,这是财团安排的三大消费主力。另外还有家具、家纺、服装鞋帽、餐饮、医疗、教育、养老、服务业,这些都是主要消费项目。

    消费项目是很多的,而房子当前是以5年工资为标准,而后面工资水平还会增长,因此民众可以消费掉这些商品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如果民众钱太多了,政府可以加大税收。

    政府税收是合法抢钱,但这是一个重要的调节功能。

    因为一旦社会上的钱太多了,财团就不能加印太多的票子来建设了,所以政府调节功能确实是很重要的。

    财团和政府,实际上也就是穿一条裤子的,财团就是隐形政府,只是双方分工不同罢了。

    此时正处于疯狂消费的阶段,因此政府也不加什么税。

    因为这一时期,政府、财团、民资都在建设大量的基础设施,大量的钱砸下去,导致民众收入水平上涨,工作岗位充足无比,也导致年关的消费额远超上一年的水平。

    大量的商品卖了出去,特别是房子,市场上的存量在年关全被扫荡一空,连还未建成的房子都被预定了。

    就连普通家庭,在年关也普遍都会买一些价格不会太高的奢侈品,各大商店卖年货都卖疯魔了。

    年关是每年最重要的消费市场阶段,每一个商人都像是打仗一般,也是商家和消费者们都最高兴的时候。

    最大的蛋糕还是财团的各大百货商场拿走了,不管是房子还是汽车,也都是财团的商品。

    当科技发展到越高的程度,门槛也就越高,资本阶级的垄断程度也就越高。

    回望资本处于萌芽的阶段,无非就只有纺织品这种拳头产品,其他的工业产品都少得可怜。

    而到了这个时期,各种比较高端的工业商品都出现了。

    这些高端商品的出现,是民资无法涉及的。

    民资没有那么多的技术,自己研究也比人晚了一步,更加不可能和垄断资本财团竞争了。

    财团的核心利益,依旧牢牢掌控在手中。

    一个年关,中华民国就卖出了两百万辆家庭汽车,基本上将家庭汽车的库存扫荡一空,汽车制造业的规模有了这样的市场,生产规模正在飞快的扩大。

    普通民众经过一年的劳动,有的用积攒下来的钱买了房子,有的买了车子,有的买了其他商品。

    生活水平快速上升。

    老百姓们对未来的日子充满了无限的希望,此时中华民国已经繁荣了5年了,自1914年铁路股灾过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之后,已经经历了5年的繁荣。

    5年的繁荣之后,这个曾经贫穷落后,连温饱都无法实现的国家,已经迅速的实现了全面的温饱。(未完待续……)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