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05章:疯狂围剿(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05章:疯狂围剿(二) (第2/3页)

工业产品标准。

    工业部根本就没有去做调查、研讨之类的工作,这个工业产品质量标准完全是江渝的军阀财团提供给工业部的。

    其中的质量标准都是参照财团工业产品的标准来制定的。只是比财团的产品质量标准低那么一点点。

    完全一样那就太过奔放了。

    低一些的实际效果是一样的。

    因为那些民间私营企业的产品质量跟财团的工业产品质量有很大差距,那些企业要想提高质量标准。首先就得购买新的生产设备。

    而他们用原先的生产设备,是没有办法质量达标的,结果就是被排除在市场之外。

    先进的生产设备财团可以卖给他们,也可以让他们拿到这些工业设备,并开始投产之后,这之间的时间就足够让财团占领大部分消费市场了。

    同时他们的管理经验不如财团丰富,管理模式首先是落后的。同时加上上涨的油费、铁路运费、电费、水费,生产成本就拉开了。

    加上他们的生产规模有限,不能把成本摊开。而且广告渠道少,财团掌握了大部分广告渠道,产品广告铺天盖地而来。那些私营企业打广告的花费就更高许多了,不打广告只能被限制在一个小区域范围内。打了广告,成本又降不下去。

    最后只能倒闭,倒闭之后,那些先进的生产设备,又回到了财团手上。而且他们高价买走,低价卖出。

    ……

    ‘中华民国质量监督总局’,一个牌子挂好后,一个新的机构就这样成立了,当天放了上万响的鞭炮以示庆祝。

    然而国家制定产品质量标准的消息传出后,那些中小企业的资本家们一开始没啥感觉,当那些高标准数据公布后,顿时惹得一片骂娘声。

    这是哪个脓包出的主意?

    “根据工业部政策,中华民国所有工业产品生产企业,必须在两个月内完成‘中华民国质量监督局质量认证,没有质量认证的产品,两个月后禁止在市场销售。听众朋友们,国家出台这个政策,是为了保障所有消费者的权益,避免消费者买到假冒伪劣商品……”

    广播、报纸纷纷对这个质量认证进行了报道,几乎清一sè都是赞同的声音,因为舆论渠道早已被财团所掌控了。

    至于那些哭丧着脸的中小资本家们,想在报纸上发表一些反对的声音,却没什么报社理会他们。

    只有一些影响力很小的报社发表了这些企业家们的声音,但就如同丢进大海里的小石子,没有翻出一点波浪。

    而且民众并不知道这个标准意味着什么,他们只知道国家出台这个政策后,他们买东西的时候只要认准那个质量认证标志就能放心的购买,从此就不用怕被坑了。

    因此对那些反对意见的中小资本家的意见视而不见,甚至怒斥他们以次充好。

    现在的市场上确实有一些以次充好的商品,因为这个时代人们普遍造真货,以厚黑学的说法,当人们都卖真货的时候,卖假货的很赚钱。当人们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