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对欧出口(求订阅) (第3/3页)
而此前英法为了振奋士兵的士气,不得不把在德国战斗机的威胁下,将轰炸机派上战场。
当英法获得战斗机技术后,从中国购买的两千多架轰炸机已经损失了大半,只剩下六百多架。
有的是在运输中损失的,而大部分则是被战斗机给击沉的,或是被德国轰炸机给轰炸掉的。
中国的飞机出口数量远远超越美国,美国的轰炸机根本就没有名气,而且研发时间较晚,xìng能也不如中国的轰炸机。
中国除了向协约国出口飞机外,协约国还向中国下了大量军火订单。
很多中国工厂都不生产原先的民用商品了,而是把机器用来生产军火,甚至于在全国各地出现了很多生产军火的小铺子。
弹药是协约国订购最多的,特别是炮弹。
欧洲战争,双方打仗那炮弹就是不要钱。
弹药生产方面中国拥有最先进的技术,利润也运超美国,此时的美国的工厂多是使用蒸汽机来进行生产。
美国工厂的生产技术并不先进,还停留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层次,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电力化设备比较少。
相比之下,中国的工厂虽然不多,但大多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生产效率比美国工厂高得多。
而美国远洋商船此时只有两百万吨左右,中国远洋商船吨位也通过租用船只排水量上升到了一百多万吨。
美国向英国的贸易走的是大西洋,而中国则是走地中海航线。
不过中国商船很少亲自运货到欧洲,中国远洋商船主要在向英法各殖民地销售商品,并运回原材料。
同时中国商船还在向美国进行出口,并从美国进口钢铁。
有时候中国运货到法国,也都是运送一些食品、药品、纺织品等商品,军火是绝对不运的。
德国潜艇看到中国商船,也不会对中国商船进行打击。
而俄国方面也因为战争的持续,开始向中国下了很多订单,这些订单主要是步兵单位的军火。
因为俄国动员起来的士兵很多连步枪都没有!
弹药更是奇缺。
中俄之间的贸易通过中东铁路展开,货物直接从中国各铁路主干线运往东北,再从东北的中东铁路直接运往俄国境内。
为了缩短运输路线,俄国与中国迅速谈定了一条从中国xīnjiāng通往伏尔加河下游的铁路。
这条铁路并不是高寒地区走,而是后世的哈萨克斯坦穿过,直接运到伏尔加河下游。
这条铁路由中国修建,俄国出资一般,占一半股份。
“俄国人现在依旧是不可一世,这条铁路未来将为中国占领哈萨克斯坦地区创造良好的补给条件。”江渝却是暗自思索俄国人的心态。
现在的俄国依旧认为中国也就是那样,尽管中国打败了rì本,但俄国本身就不承认rì本是一个强国,只是因为当时俄国在闹革命,并且补给线太长才输给rì本。
中国能打败rì本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而这次这条中俄铁路修建的地方是在哈萨克斯坦地区,从那里修铁路与俄国欧洲部分相连,绝对是一马平川。
俄国并不认为中国有胆量在那里与他们发生一场战争。
甚至俄国人还打着等解决欧洲战局,在从中俄铁路入侵中国xīnjiāng的想法。
欧洲战争对于俄国来说就是一长豪赌,而且认为这是一场很快就会赢的战争,到时候俄国获得巨大好处……
只不过俄国的如意算盘打得有点离谱了,德国在马恩河战役失败后,已经决定将主攻方向放在东线。
东线的俄军为此没有了一开始的顺风顺水。
就在欧洲人互掐的正酣的时候,中国对rì本的军事行动也再次展开。
海陆空三军正在筹备对澎湖列岛的登陆作战,此时的澎湖列岛依旧在rì军的占领之下,澎湖rì军没有rì本本土支援,拿下澎湖并无太大问题。
不过接下来,却还要对琉球群岛进行‘解放’。
当然,对rì本的轰炸也再次展开……(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