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0章:收复租界、铁路,废除不平等条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20章:收复租界、铁路,废除不平等条约 (第2/3页)

双方的友谊。”

    友谊?

    这值个屁钱啊!

    这个世界上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敌人。

    但朱尔典却不能说得这么露骨,而且此时英国深陷欧洲战场不能自拔,正要是在亚洲发生战争,将对整个协约国造成巨大的麻烦。

    一时所面临的局势让朱尔典很为难。

    江渝仿佛洞察到了这一点,英国佬只是缺少一个台阶下罢了。

    于是江渝接着说道:“我想中华民国与大英帝国之间是有共同的利益的。如果你们愿意在这方面支持中国,中国也将在亚洲支持协约国对同盟国的战争。中国可以为协约国年制造轮船、军火,还可以向英国出口药品、粮食等等作战物资。”

    朱尔典神情一动。看到了一丝转机。

    江渝继续说道:“我听说德国的潜艇非常疯狂,已经威胁到了大英帝国的海上交通,大英帝国损失了大量的船只。目前中国已经拥有了规模不小的造船业,正好弥补你们的轮船损失。同时我还听说俄国人动员的大量步兵当中,很多连步枪都没有,而协约国又难以对俄国进行支援。但中国与俄国有中东铁路相连,我们也可以向俄国出口军火、粮食、纺织品、药品等俄国急缺的物质。我们甚至可以从中亚细亚修建一条铁路连接俄国乌拉尔山脉以东地区。以确保出口通畅。”

    “当然,虽然中国不允许其他国家在中国继续拥有租界,但为了中华民国与大英帝国的传统友谊。我们在收回其他国家的所有租界的同时,可以保留英国香港租界。”江渝继续开出了他的筹码。

    “这太好了。”朱尔典顿时笑了起来,“这完全没有问题,我相信内阁会答应的。”

    只要能保留香港租界。就证明中国给英国面子。等于是承认了大英帝国的全球老大权威。

    而且香港租界是英国在华租界当中最重要的,被誉为是明珠。

    只要能保住香港租界,朱尔典也就有办法向国内交代,而且还能成为大功臣。

    接着江渝有和朱尔典拉了些家常,两人就像是好朋友一般。

    不过两人都心知肚明,这个好朋友的背后,实际上是**裸的利益。能够继续做朋友,只是因为还有足够的利益或需求在其中维持着。

    而在rì本问题方面。江渝也和朱尔典做了沟通,表示了强烈的决心。

    朱尔典却是不好在这个时机表示不同意见。毕竟人家刚被rì本人刺杀。江渝对朱尔典说道:“中国接下来将对rì本进行海上封锁,任何进入rì本海域的船只,我们都将予以击沉。”

    “……”朱尔典想要说些什么,可想到英国对德国的海上封锁,一时说不出话来。

    ……

    在争取了英国的支持下,中国收复租界和废除不平等条约,以及收回各铁路股权的谈判进展得比较顺利。

    像葡萄牙、比利时这些小国,都被直接撇到一边。

    英国支持中国的结果就是,法国、俄国也对中国租界、条约、铁路等问题降低了抵触心理。

    此时的协约国为了换取到中国的物力支持,也不太在乎这些利益了。

    而且现在中国的态度很明显,两条路给他们选择,一个是与中国为敌,将多出一个敌人。

    一个是与中国成为‘朋友’,中国将为他们生产作战物资。

    德国好似意识到了什么,不过协约国已经没意见了,他们反对更没用了,美国也意识到了可能会多出一个竞争者,在暗地里搞了点小动作,但没有成功说服协约国。

    对于废除不平等条约方面迅速达成一致,只有俄国的部分条约所各占的领土问题被暂时搁置。这些领土对于中国来说是一定要收回的,但江渝明白俄国也快完蛋了,不必急于一时。

    接下来各国在租界问题上也达成一致,中国无条件收回各租界,只保留英国香港租界,在这一意见的统一上英国发挥了重要作用。

    英国要想保留香港,就必须让其他协约国成员无条件退出租界。

    这就是典型的‘死道友不死贫道’。

    铁路问题争议最大,最终中国zhèngfǔ拿出一个成本计算方案,即各铁路的修建方面,各国花了多少钱就拿多少钱。

    至于那些强取豪夺的铁路,以及例如云南滇越铁路修建时死了二十多万中国劳工,就拿不到一毛钱。

    在协约国和同盟国的互相制衡下,以及美国的打酱油状态中。这个方案顺利通过。

    1914年11月30rì,英国、法国、俄国、德国、美国、葡萄牙、比利时等国代表在各项协议上签下了名字。

    当各国在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协议上签字时,意味着中国从这一天起。正式脱离了半殖民国家身份。

    成为一个拥有完全主权的自主国家。

    同时也意味着列强主义餐桌上,出现了一位新成员。

    从此中国不再是列强的食物,而是与列强争食的新列强。

    协议签订当天,中国全国各地人民欢腾不已。

    从这一天开始,老百姓开始真正的认同这个‘中华民国’,中华民国的政权在中国变得非常牢固。

    就连二次革命当中逃离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