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六十五章 蒲山公的未来 (第2/3页)
主宰了我们的命运。”伽蓝低叹,“鹫兄,你看看大河南北,不难发现未来几年后,假若皇帝和中枢未能戡乱天下,稳定朝野局势,那么这条生命线必将被大运河沿线的世家豪望和各路义军所控制,但世家豪望自私贪婪,他们只顾自己的利益,而各路义军则各自为战,一盘散沙,他们都不能给我们以强有力的支援。”
西行恍然大悟,终于知道伽蓝为什么要冒着如此大的风险解救杨玄感的这帮同党了。
李密等人是帝国叛逆,除了继续造反没有出路,实质上他们和那些拿着木棍斧头揭竿而起的农夫们没有任何区别,但他们有身份、有地位、有智慧、有庞大的关系,能够把世家豪望和义军武装这两股力量成功地捏合到一起,只待时机成熟,这些人必会成为割据称霸的一方诸侯。
李密等关陇贵族只反对皇帝和改革派势力,不反对统一的帝国,而大河南北乃至大运河全线的山东、江左各路义军既反对皇帝也反对帝国,所以双方在利益诉求上有共同点,肯定能携手合作。试想一下,假如造反的关陇贵族势力和造反的山东贵族势力结合到一起,将对中土政局产生怎样的冲击?
“假如李密成了山东各路义军的盟主,雄霸大河南北,与皇帝、中枢和帝国府军直接对抗,那么他最惧怕的是什么?不是北疆的镇戍军,而是大漠上的北虏。突厥人和铁勒人一旦联手南下,陷入内乱中的帝国拿什么去抵御北虏?”
西行频频颔首。假如中土局势到了那一刻,不论是皇帝和中枢,还是李密和山东义军,都需要北疆镇戍军为他们守住长城,为此,他们必须给予北疆镇戍军以必要的援助,否则,北疆镇戍军一旦崩溃,则中土必将再一次陷入“五胡乱华”的黑暗时代,这一悲剧,是任何一个中土人都不愿看到的。
“除了蒲山公,就没有别人了?”西行还是难以释怀。
“除了蒲山公,确实没有别人了。”
“为何?”西行追问。
“中土有谶,李氏当兴。”伽蓝淡淡地道。
西行脸色顿滞,眼里掠过一丝惊色。原来如此。
“此谶难道应在蒲山公?”
伽蓝没有话。西行也没有继续追问。这个答案,只有天知道,但正因为有此谶言,再加上李密的卓越才智,加上山东世家豪望和各路义军的支持,谁敢断言,李密就不能雄霸大河南北?
刘炫、孔颖达、盖文达、薛德音与胡师耽、赵怀义、王胄、虞绰都是中土鸿儒名士,彼此相识,除了刘炫外,其他人都曾参与过杨玄感在不同时期所进行的反对皇帝和中枢的各种谋划。在几个月前的大风暴中,这些人因为各种原因而各有立场,此刻再度聚在一起。大家都选择了遗忘过去,搁置矛盾和冲突,齐心协力。把全部精力放在了对未来的开创上。
这八个中土儒士坐在一起,某种意义上代表了关陇、山东和江左儒士的联合,再延伸上去,便是三大贵族集团中持保守立场的贵族势力的结盟。而他们在主动或被动情况下都毫无例外地走到了皇帝和中枢改革派的对立面。如今他们与伽蓝的武力、策略相结合,将对中土的未来造成何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