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沙皇尼古拉二世 第一更,求订阅,求推荐收藏 (第2/3页)
希望新的统治者给予一个机会来缓和亚历山大三世统治时期沙皇制度和人民之间的矛盾。但是,尼古拉二世对自由派这种温和的请求完全置之不理。尼古拉二世决心继续奉行亚历山大三世的反动政策,维护腐朽的沙皇制度。
尼古拉二世继续留用大部分亚历山大三世统治时期的大臣、官吏。除了颇别多诺斯柴夫外,还有维亚切斯拉夫?普列维、谢尔盖?维特等,作为他继续推行反动政策所必需的驯服奴才。
1905年1月9日,爆发了俄国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彼得堡20万工人扶老携幼向冬宫前面广场集合,去向沙皇递交申述自己的疾苦和请求改善生活条件的请愿书。尼古拉二世竟把手无寸铁的工人当作敌人,命令军队向工人开枪射击,当场打死1000多人,打伤2000多人。这就是著名的“流血的星期日”。这一血腥暴行激起了人民的极大愤慨,导致俄国1905年革命爆发。而这次革命像晴天霹雳打破了资本主义世界绅士们的酣梦,宣告了帝国主义时期革命风暴的来临。
1905年10月,在全俄总政治罢工高氵朝中,尼古拉二世慑于革命的急剧发展,被迫让步签署10月17日宣言,答应“赐给”公民人身不可侵犯、信仰、言论、集会、结社自由;召开立法性的国家杜马(代表会议,类似议会),不经国家杜马同意,任何法律无效。但是,签署宣言的墨迹未干,尼古拉二世就派遣讨伐队,到处枪杀革命者,鼓励黑帮**犹太人。1905年12月,尼古拉二世把大量军队从彼得堡调到莫斯科,残酷地镇压了莫斯科武装起义。12月武装起义失败后,由于革命尚未消失,尼古拉二世被迫召开国家杜马。当感到杜马并不驯服时,他解散了第一届杜马。1907年6月3日,他又解散第二届杜马,并颁布进一步剥夺工农群众政治权利、保证地主、资本家和黑帮政党(反动保皇的组织)及其走狗在杜马中居稳定多数的选举法。这样,尼古拉二世彻底地背弃了10月17日宣言中所宣布的未经杜马同意、不颁布法律的冠冕堂皇的一切诺言。从此,尼古拉二世更露骨地依靠反动势力来维持自己的统治。地主贵族的代表、镇压农民运动的头号刽子手斯托雷平被任命为内阁首相。整个俄国,绞刑架林立。广大群众在专横暴虐的压迫下满怀怒火,怨声载道。人民愤怒地称尼古拉二世为暴君尼古拉。
尼古拉二世积极推行军事封建的帝国主义政策、疯狂地对外侵略扩张。还在远东之行时,中国和朝鲜的领土与财富已为皇太子尼古拉所垂涎。九十年代,俄国开始修筑横贯西伯利亚大铁路。尼古拉为这条铁道奠基,并当了修筑这条铁道的名义监督。这表明他企图通过铁路加强对中国东北和朝鲜的控制、在远东争夺霸权的迫切心情。登上皇位后,他更是野心勃勃。他已经是“全俄皇帝和君主,兼波兰国王、芬兰大公等等”,却还梦想给自己再加上“中国皇帝”、“日本天皇”等等称号。
1895年他与德皇威廉二世干涉日本归还辽东半岛(三国干涉还辽)。1896年尼古拉二世加冕时,俄国示意清政府派李鸿章前去庆贺。尼古拉二世与李鸿章密谈。接着,沙皇政府以300万卢布的巨款贿赂李鸿章出卖中国的主权。6月3日,在莫斯科签订了“中俄密约”。按照这个密约,俄国以帮助中国抵抗日本为借口,企图使清政府接受自己的控制;俄舰取得驶进中国任何口岸的权利;俄国取得在黑龙江、吉林修筑铁路(中东铁路)的权利。以后,俄国又在中国修筑南满铁路,强行租借旅顺、大连。这样,整个中国东北成了俄国的势力范围。
1900年,俄国参加八国联军,绞杀中国义和团的反帝爱国斗争,并乘机占据中国东北。尼古拉二世曾给俄国侵略军指示:“我们不能半途而废,我国的军队应在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