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三十章 东南亚试点城市 (第2/3页)
南亚地区的最好办法。试点城市的作用就是在这个地方,让里面的原住民习惯了中华的文化语言,开办学校,全部教授话语知识,官方语言也必须规定为话语。加上各种严令和越来越富足的生活,被同化也只是时间问题。
同时这里面陈绍也利用了红jing新兵营的bug,大量的招收东南亚原住民前来当兵,在高薪的吸引下,每天报名者不计其数。这也是同化这些个民族的最好办法,利用新兵营里面对陈绍的忠诚效果,大量的收拢年轻一辈的原住民。几年后,大量的对中华,对陈绍死心塌地的原住民就会成军,他们或许是暂时退役回家,或者是长期待在军队中,都是对这些民族同化速度的一种极大推力。
不过一旦成为士兵,陈绍也会很认真的对待他们,为了竖立起榜样,他们的待遇和政策和华人士兵一样。而且这些士兵陈绍打算集中编制,建立一直完全试用于丛林战的军队。这些原住民习惯居住在丛林中,对丛林的生存战术能很好的理解。这支部队的规模会很大,按照陈绍的预计,最少要两个集团军的规模,一个现役,一个预备役。名字就叫丛林集团军(和山地集团军是两个概念)。
他们一旦报名被录取后,在新兵营待个两年后,就会全部被送往婆罗洲,在那里禁受更加严酷的丛林战训练。这是陈绍为以后太平洋上众多的岛屿所准备的,这些岛屿很多都是热带雨林,很需要一支完全适应这种战法的军队来负责。而且东南亚地区和印尼地区,丛林也不少,也有他们发挥的地方。
当然这里面陈绍也有一点私心,丛林中很残酷,特别是丛林战,死伤是基调。陈绍也不想让华人士兵过多去参与这样的战争,现在既能达到同化东南亚原住民的目地,也能为自己增加庞大的兵源。
为此,陈绍一直都很关心试点城市的建设情况。同时对于开工建设的中缅铁路,陈绍也一直保持高度的关注。一条只有五公里宽的通道,一旦遭遇战争,看起来随时都会被截断。对这条通道陈绍打算和试点城市互相配合,在通道上修建铁路时也会建设试点城市,并且山地集团军的主要训练场地就是这里,一旦有了风吹草动,近二十万的正规军就能快速的抵达。
这条铁路是商业要道,也是重要的军事战略要道。五公里的地区。刚刚好从仰光旁边经过,在出海口处,一个大型的码头正在紧急修建,而且这个地方不只是有五公里,而是近两百平方公里的地域,这也是和英法协议的一部分,现在也算是中华的国土。
这个码头不但要修建民用码头。还要修建一个一流的军港,同时也是中华在东南亚的主要空军基地。以后这个地方将会成为中华印度洋舰队的母港,以后也不用通过马六甲海峡。就可以快速抵达中东地区,或者是欧洲地区。而且一旦和英法再次开战,也能以这里为基点。呈多角度的扫荡东南亚。
不过这里面所要投入的金钱不是小数,所需要的时间也要很多,没有个七八年的建设,实在难以达到战略要求。
看完一部分奏章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