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二征葛尔丹 (一) (第3/3页)
,其人残暴寡义,与其部族渐行渐远。葛尔丹人和之势末矣。”
康熙轻哼一声,道:“你之所言,毫无新意,不过拾些他人的牙慧而已。若是接下来再如此,朕不听也罢。”
胤?并不慌张,道:“儿臣接下来所奏,便是儿臣的一些浅薄之见。葛尔丹一再拉拢土谢图汗,意图借其兵,过其境以追击喀尔喀部。而皇阿玛从来对土谢图部也加恩甚重,皇阿玛若能使土谢图汗假意许了葛尔丹,必能诱使葛尔丹深入大漠。边寒之地,沙海遍野,粮秣补给不易。葛尔丹骑兵居多,虽占着一个快字,却极易生补给不及之窘境。而儿臣以为,此正为我军之占优处也。三年以来,兵部户部奉旨在内地与漠北之间设立蒙古驿站,修栈道,并设军粮仓,朝廷进兵,便无粮草之虞,持久二字,就能让葛尔丹望尘莫及。再,葛尔丹向来倚仗罗刹之势,若无罗刹火器来源,葛尔丹便断一臂。自二十八年至今,皇阿玛屡遣使罗刹,其国主承诺,再不与葛尔丹一柄火器。此番其来犯,朝廷即可正告罗刹,使葛尔丹再无火器兵员补充。同时,皇阿玛于马迪事后,一面叱责葛尔丹之狼子野心,一面调整北疆兵力部署,加强各边境重镇守备兵力,又从喀尔喀蒙古所请,将其部编为三十七旗,与其余蒙古各旗同列。若是皇阿玛亲征,还能就近督促其余蒙古各部一同进剿。喀尔喀恨葛尔丹入骨,此番正可令其部与朝廷兵马协同,其复故土心切,必然奋勇当先。观敌我之势,彼消而我涨,儿臣因而敢断言,葛尔丹必败!”
康熙这才有了些笑意,道:“虽然听着还稚嫩,但总算还有些可取之处。你便写份条陈,与太子和大阿哥商议之后,再呈来与朕看。今日之罚,你们便算暂时记下了。若是条陈不善,朕还是饶不过尔等。”
皇子们这才暗自宽下了心。此议进兵之事,最失意的自然是大阿哥,听康熙语中之意,极有可能还是御驾亲征。太子倒是松了口气,大阿哥不能领军,自然不可能得大功勋,也便不会威胁储君之位。而皇帝一旦出征,自然是自己这个太子监国,便是当朝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