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百四十章 抉择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七百四十章 抉择下 (第2/3页)

观察家和旧的殖民主义者认为有必要用更加强硬的手段来敲打中国这个新崛起的国家,国内政策的转变令中国队我大英帝国之间的不信任逐渐加剧,而一旦帝国选择了站在盟友日本一边,力主向革命之中国政权施加压力,那无疑将是一场灾难。”

    “对于西方国家而言,在李汉总统地强力外交手段之下,一个日渐崛起的中国不符合西方国家的利益。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一个过分强大的日本,同样也不符合帝国的利益。”

    “在新来到的1919年,不仅是欧洲文明正在发生转折,亚洲的发展也正走向了最大的转折点。还请首相及诸位大臣三思……”

    ——大英帝国驻华首任大使巴尔特回忆录《我在中国的九年》当中收录的一篇他于1919年中日全面战争期间发往国内的长稿。(这本书虽然有些事实当中充满了著者过于主观的意图。但是著者提供的大量第一手资料,让本书成为中外众多近代史研究者非常重视的一份史料性著作)

    巴尔特大使坐在总统府的会客室里面,心神不属的享受着总统府提供的香浓的咖啡。和他在一起的,还有美国法国两国大使。眼看着中日战争都快打响小半个月了,他们才接到民国那位大总统的接见。

    中日战事突然爆发,而且竟然是中国率先挑起的,这令西方协约国家在震惊之余,更多的是不知所措。他们虽然对中日合约提出了保证,但是谁也没有想到,事态突然就像烈火一样发展到了这样的地步!

    会发生这种结果,其实并不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事实上早在1911年这个国家发生了革命之后,就有人猜想到了这一天的到来。一个革命之后走向强大的国家,必然要与欺辱这个国家的列强尤其是割占了民国大量领土的日俄两国走向战争。

    只是,任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天会到来的那么快。

    毕竟1914年的中日山东之战才结束没几年,随后在又爆发的中俄战争之中,中国虽说趁机收回了大量被俄国所占领的领土,但本国的损耗也绝对不小。

    事实是很明显的,革命之后的中国军事力量经过过去的发展逐渐强大,尤其是他们掌握了亚洲最强大的空中力量,在掌握天空之后悍然向日本占领下的辽东半岛跟台湾朝鲜等地发起了突袭。如今的整个民国政府其实就是披上了一层政府外衣的军事集团,不少在华外交官都认为过去的胜利令这个国家的决策层空前自信,他们甚至不再考虑失败后会如何,也许在它们眼中开战便是胜利。

    一个革命之后开始骄傲甚至自大的国家!

    这是在华不少外交官的心声,但巴尔特却不这么认为。英国人一直有收集情报的习惯,所有人都只知道日本在华经营了一个强大的情报网络,却不知道除了日本人以外,英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