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九章 抉择上 (第3/3页)
个国家的最高权力。他对内利用德奥两国的技术展本国工业,对外外交态日趋强硬。依附于德奥两国的同时,他也不忘记联络其他国家,比如美国……正式这种灵活的有倾向性的外交手段,令他游走于几个妄图插手远东的国家之间,获得了无数的好处!而自始至终,哪怕是同盟国对其许诺的利诱远奥斯曼土耳其,他们都能忍住,始终与同盟国之间表现的若即若离。”
“我们必须警惕一件事情,那就是中国的崛起已经不可阻挡。过去的几年里,因为欧战带来的机遇,这个国家的工业得到了长足的展,已经不弱于欧洲一些二流工业国家,同时某些军事工业上,甚至已经逼近跟赶了日本等强国。比如6军军械尤其是轻武器工业,比如航空飞行器制造业。大使馆的武官乔布斯中校告诉我,过去的几个月里,他跟他的手下通过种种渠道,收获了很多的消息。”
“他们甚至认为这一场中日之间的战争,中国已经预谋了两年、三年甚至五年以上,按照规定他们交给了我一份详细的战况分析报告。不宣而战跟充足的准备之下,中国人半个月内收复初大连跟旅顺外的全部辽东半岛的可能性高达8o%,三到四个月内将朝鲜半岛的战事推到平壤城下,令日本6军伤亡二十万的可能性接近7o%。”
“至于台湾,我们并不看好中国人台湾的登6,他们没有一只强大的海军保证登6舰队的安全,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人则可以利用自己的海上优势,源源不断的将本土跟南洋的6军运送往台湾岛!”
“中校先生告诉我,中国人可能过去的几年里,生产了接近一千架的飞机,我觉得他会有这种不切合实际的猜想,大概是因为中国的政府机构跟情报组织对于军事数据的封锁。但中校先生的一句话与我不谋而合,我们都认为中国人已经掌握了远东的天空,这个自革命以来一切以德国为师的国家,掌握了远东天空的同时,也组建起了一只由两三万可战接受过一年以上军事训练的士兵组成的庞大6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