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四十七章 大战(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四百四十七章 大战(四) (第3/3页)

守项城。

    结合城中对吴佩孚的解释,陈卓立刻扔掉了第一种可能性。

    眉头很快松了不少,如果是第二种答案,那么是好事也是坏事。坏事是因为他们的攻城难度要增加不少,好事则是说明城中的守军实力看来并不多强。

    陈桌身边陪着炮营的营长,他是从炮营走出来的,心中有一种火炮情节,每一次指挥时只要待在火炮附近,听着火炮的隆隆炮声,心中便份外的自信跟有力量。

    黑夜中用望远镜小心的往灯火明亮的城头上看去,城头守军的表现无不证明了城中的守军并未发现他们的行动。这令他担心城中设下埋伏的心理又轻了一些,轻轻一挥手,副官立刻精神一振,骑上马往其他地方跑去传达他下令偷袭部队出动的命令。

    炮营临时阵地上一片压抑的忙碌,一门门的速射炮正在不停地调整着角度,陈卓手摸着一门炮口对准城墙右侧一门被守军隐藏起来的火炮的炮管,钢铁的冰凉感觉令他瞬间焦急与不安的心情放松了下来。他手上的这门速射炮产自汉阳兵工厂,乃是德人技术援助之后,自产的第一批火炮。虽说因为钢铁的材料不过关,导致寿命要比德制、日制减少了四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不过每月三十七门的产量,已经完全足以抹灭它的所有不足之处了。

    等待中的他无聊的吹起了风,似乎有一种错觉,他感觉风越来越大了。不过这种感觉很快就被他发现并不是错觉了,因为附近的几个他熟知的拥有过投射三百发以上炮弹的老炮手开始喝令重新校正方向。

    嘴角露出一丝笑容,炮兵出身的他看来技术倒也没落下太多,这叫一直都以炮兵出身而自豪的他十分满意。

    等待无疑是令人焦急且不安的,陈卓等在夜色里焦急地等待着偷袭部队的消息。他们要强攻的这个方向,北军在城墙上布置了四挺机枪跟火炮,因为这里正对着郾城方向。他精心挑选出两个连的先锋,却绕道往七里外的另一处城门,那里的城墙稍微低矮一些,而且防守也比这里要稀疏许多。先锋两连带上了几门汉阳兵工厂新制作的叫做‘迫击炮’的方便携带跟射击的小炮,他们的目标是给敌人造成一种假象,他们要从防守稀疏的那里强攻的假象!

    至于为什么不将主力调往那边发动强攻,一是炮营运动并不方便,二来那边根据勘测显示,比较靠近城中兵营驻地,一旦开战之后,兵营的援军很快就能抵达受到攻击的城门处支援...不利于攻城。

    结合这些,曾经在长江陆军军官学院中级军官谋略考试中得到过最优的陈卓没多想便敲定了主意。

    “七里路,现在差不多该到了吧?”

    掏出内兜中的怀表,陈卓看了一眼时间,口中小声念叨了一句。将怀表放回了兜里,没让他等多久,约莫一两分钟之后,远处寂静的夜幕中突然传来低沉的机关枪、迫击炮和手榴弹爆炸的声音,他精神一振。

    “来了!”

    心中念了一句,深吸了一口气,“传令下去,二十分钟之后发动总攻...全体都有,集合!”

    吴佩孚跟万元伟正说着闲话,看来今天是没有什么紧急军情传递过来,两人稍微谈了一阵城防跟安武军的安置问题,聊完之后万元伟一瞧时间,知道自己也该告辞了。

    “子玉老弟,今晚万某多有叨扰,害你没能好好休息...还请勿怪...勿怪!”

    “哪里,老哥说得什么话,你我都是为了军务,怎么能说叨扰呢...”

    正说话间,突然就听到东南方向响起了零星的爆炸声和密集的枪声,紧接着机枪的声音也跟着响了起来,喊杀声也隐隐约约地传了过来。两人都是一怔,心下都有不祥的预感。院子里正打瞌睡的卫兵也惊醒了起来,突然传来了他们的喊声:“是东门!”

    两人朝院子里冲了出去,忙不迭地向东门方向看去。就见夜色里绽出一团团的爆炸火光。每一闪烁之后,就有一声爆炸响起,吴佩孚带兵多年,他的三团也属于炮兵编制,侧耳一听就叫不好,“有手榴弹,也有炮声...不过不是咱们的山炮,应该是敌人的...不好,东门遭遇强袭!”

    万元伟还有些发呆,苦着脸道:“我老兄还真是福气,前脚才刚进入项城,这晚上仗就打起来了……老弟,容我先行告辞,那般小兔崽子若是离开了我的视线,指不定会做出些什么祸事来。这里是大总统的祖籍,若是冲撞了他老人家可就不美了!”

    倪嗣冲为人骄横,他手下带出来的兵也一样,寻常祸害乡里的事情干尽了。这万元伟乃是倪嗣冲的幕僚出身,威望一直不如倪手下的那些将领,他倒是怕自己带来的几营兵臭毛病又犯了,还嫌在家里趁乱生事、抢砸掠夺的不过瘾,还要对袁大总统的祖籍动手了!

    吴佩孚连忙点头,他来之前曹锟再三叮嘱他,这项城不比寻常地方。去年李汉攻陷了项城没动城中乡绅之流一根毛发,之后项城移交唐牺支他也不敢有什么动作,后来袁世凯亲自指派官员接管也没人敢闹出动静,就连年初天不怕地不怕的白朗攻陷了项城也不敢猖狂掠夺。都是担心万一动了城里的哪位,偏巧又跟袁世凯族人有些亲戚,最后这些原本八竿子打不到的关系,反倒通过中国古来的裙带风闹到了袁世凯那里,谁都不愿得罪他这位民国大总统。

    安武军骄横惯了,万一真要有人又动了趁乱抢劫、杀人的心思了,惹到了袁家子孙,惊动了北边的那位大总统。莫要说他两人要有麻烦了,恐怕各自身后站着的曹锟跟倪嗣冲也得受连累,谁都担当不起!

    两人相视苦笑,对着抱拳打了个恭,一个督促第三团守城,另一个去约束下属不叫其趁机闹事去了。

    却不知道,今晚之后,一场国防军与北军之间的惨烈河南争夺战即将打响。

    河南暴雨临来,南京却在这两天内上演了一幕幕的闹剧!

    这几天在冯国璋亲自指挥之下,第六师跟七师对南京城发动了密集且强大的攻势,一度攻占南京多处据点,虽说随后黄兴亲自率领敢死队背负炸弹连夜争夺之下全数夺了回来,但是南京多处门户一度陷落的事实还是严重的打击了守军的信心。

    士气的低落跟南京面临的孤立无援的局面,使坐镇南京的黄兴面临着严重恶化的军事、政治形势,一筹莫展。前任江苏都督徐绍桢曾在黄兴欲推其为江苏讨袁军总司令的事后借口‘旧疾复发’,不但将南京城拱手让给了他,还将城中的数千士兵指挥权也让给了他。这叫袁世凯大怒,事后不但解除了他短暂的江苏都督职位,更是强令他亲自指挥军队进攻党人。在李纯部的武力威胁下,胆小怕是的徐绍桢最终选择了妥协,一方面应冯国璋转达袁世凯的意思,亲自向南京军界旧属将领下达取消独立的密电,甚至还向南京卫队营营长何继东下达捉拿黄兴的电令。何把徐绍桢的电令报告了黄兴,黄兴悲愤万分,企图自杀,经部下一再规劝之后,遂下令将南京城中指挥权移交给李烈钧,用上了党人最喜欢用的一招,于夜间同孙文等几位国民党高层乘坐日轮鸟山丸离开南京,重复党人最常使用的一招---一走了之。

    孙黄几人出走,假托的名义是去日本联络贷款军火,闻者无不摇头叹息---这无非是借机跑路的托词而已,私底下传开后,军心就开始动摇。

    李烈钧得知之后气急,对心腹道:“我原以为孙黄乃是能成大事之人,现今才发现不如袁李多矣,悔当初不听下属之劝,连累我江西之产业尽数喂狗,恨恨恨恨恨恨恨!”连说七个恨字,可见他心中的愤怒。

    此时林虎、程潜等人经过万难终于抵达南京,闻听孙黄一走了之也是心中疾苦。李烈钧若论指挥不比黄兴差,然而,他之威望却完全不能与孙黄相比,在两人还在南京之时,城中有将领不愿反袁,也不敢正大光明的说出来。但是没了两人的威望镇压下面之后,南京城中的局势顿时复杂了起来。

    孙黄离开南京的当天晚上,第八师师长陈之兼、代理第一师师长邓蹇等人即宣布取消独立并派人出城迎接徐绍桢要求其迅速返回电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