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二、中木县招贤 (第3/3页)
陪同下来到了中木县衙,与众官绅一起用过了晚餐,但是最后将陈宫叫到了他的书房去。
“陈大人,久闻你饱读诗书,胸中颇有才识,今日见到了中木县里老百姓生活安定,街道两旁商铺林立,可知此言不虚,陈大人治理有方呀。”
“太子殿下过奖了,下官陈宫不过是做了点小事情而已,当不得太子殿下如此赞誉。”
“陈大人,本王想听听大人对当今天下形势的看法,请大人不必拘谨,谈一谈吧。”刘辩笑了笑道。
“太子殿下动问,下官愧不敢当,管理一县之事已经有些匆忙,哪里装得下天下大事呢,殿下恐怕问错人了吧。”见到刘辩问起这样的问题,陈宫一愣,马上就拱手说道。
“大人这样说,其实正是成竹在胸的表现,因为如果大人是一个没有能力的人,恐怕在本王面前早就侃侃而谈了,以便赢得本王的好感。其实陈大人不必担心什么,本王刚刚入主东宫,还没有一个完整的东宫班子,所以希望陈大人能够跟随本王入东宫任职,以后等到本王荣升之时,陈大人就会是朝廷重臣,一腔才学就不会在这中木县里白白地浪费了,大人意下如何?”
陈宫听了更是一愣,没有想到太子刘辩能够清楚地看出他的心思,而且更能够直接地向自己提出招揽,于是不由得仔细地打量了一翻刘辩。
因为刘辩年幼,所以尽管他贵为太子殿下,但是陈宫也没有想过他能够给自己想要的东西,而此时刘辩所说的话,已经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让他有些措手不及。
“太子殿下为何相信下官不是一个平庸之人呢?”
“因为我的老师是蔡邕大学士,我跟随老师学习,从老师的身上感受到了一个真正的读书人所有的气质,他们才是天下真正的贤才,才是一心为国家为百姓着想的,不像其他那些为了名利而蝇蝇苟苟的朝廷大臣。而在陈大人的身上,我就发现了作为一个真正的读书人的气质,所以相信陈大人是一个心有百姓心有国家的忠直之士,这正是刘辩以后治理天下所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