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504章 航天历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504章 航天历史 (第3/3页)

美军说服了多位德国火箭专家为其效力,

    自此,美国积累了研制运载火箭的经验,建立了与之配套且初具规模的工业设施,

    冷战大幕:美苏构想中的“星球大战”

    “太空竞赛”在一定意义上也是美苏冷战时期“军备竞赛”的一种体现,

    比起其实际意义來讲,太空技术因其在军事上的应用潜力和鼓舞人心的巨大作用而成为这场角逐中的焦点,

    美**方更是认为,未來世界的战场,除了地球之外,很可能也包括地外领域,

    从另一个角度來看,美苏两国持续多年的太空竞赛,也让人类探索太空的进度提升了一大块,由于航天事业的研发对于国力要求很高,当时的世界上,也只有这两个超级大国有能力持续研发,

    一场“头顶上的战争”,就此打响了,

    苏联率先得分,史泼尼克卫星上天

    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颗沿地球轨道运行的人造卫星史泼尼克一号,正式成为太空竞赛的开端,并开启苏联的航天时代,

    这大大振奋了战后苏联人民的士气,这颗卫星参与了对高层大气层密度的测量,

    苏联的人造卫星经过西方媒体广泛报道后导致了美国的恐慌和政治争论,

    这次回应史称“史泼尼克危机”,在史泼尼克一号发射成功后四个月,美国发射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探索者一号,

    不过,也为此付出了无数次难堪的失败,

    加加林:有史以來最明亮的星空

    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进入地球轨道,成为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人类,

    加加林看到了有史以來最明亮的星空,那时他与星星之间比我们少了一层大气的阻隔,

    除了“我感觉很好”这类例行公事的汇报,他还向地面人员描述着:“天空完全是漆黑漆黑的,地平线是优美的浅蓝色”,

    随后不久,苏联为夺取太空行走“第一”的称号,冒险用技术尚不成熟的“上升”2号飞船把列昂诺夫送入太空,

    列昂诺夫小心翼翼地飘到离飞船5米外,“屏住呼吸,看着布满星星的漆黑太空发生急剧变化……星星比地面上看到的多得多,更加明亮,也不闪烁。”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