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0135 女儿的婚姻=蔡邕的报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0135 女儿的婚姻=蔡邕的报恩 (第2/3页)



    在那个时代,作为一个著名文人,蔡邕有可能让女儿不满十五就嫁人,丝毫不注重这些礼仪吗?十三、四岁嫁人只有在明清时才很常见,而明朝皇帝是农民,清朝皇帝干脆就是关外的野猪皮,他们提倡的婚嫁风俗不合礼制是因为他们没有文化。

    而且公元196年为建安元年,194年则是兴平元年。蔡琰“兴平中”,也就是195年被胡骑所掳,那就是说嫁给卫仲道肯定在这之前。

    《论语?阳货》曰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父母死后要守孝三年,而是蔡邕192年被杀,因此在192至195年之间,他的女儿肯定不能出嫁。不说蔡琰是一个知书识礼的才女,不会有违孝道;只说河东卫家这个名门大族,也不可能落个欺负孤儿寡女的名声,逼着她在守孝期间嫁。

    所以说,蔡琰177年出生的话,其实有很多矛盾。而这个说法的出现,应该是源于《后汉书?蔡邕传》中,蔡邕曾在公元177年上书臣年四十有六,孤特一身,得托名忠臣,死有余荣。”

    蔡邕都四十六了还没下出个蛋来,那么蔡琰和她妹妹的出生,都应该是在这之后了。蔡邕接连老树开花……嘛,这种无聊的事情就不去八卦了。

    但很多学者并不同意拿蔡邕写给皇帝的奏折,当作考据其子女出生年月的凭证。因为古时候上奏,不会把家中女眷算到其中,蔡邕只是没有,所以才说孤身一人。

    因此在没有更明确的证据出现以前,根本无法判断蔡琰的生年。根据各种史料推论,只能得出她的生年应该是174年到177年之间。由于谁也不能穿越到古代去实地考察一下蔡琰究竟是哪年生的,于是学者们各有各的理,却谁也说服不了谁。

    不过蔡琰于177年生,这也并不是完全不可能。古人算岁数是算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