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尸神迹 分节阅读 1063 (第2/3页)
福祸相依吧。
不过,就星系活动而言,当地理位置扩展到河系级别之时,两个河系间以光年这类量词计算的距离,其实已经没多少意义。因为任何一个星体都是在不断活动中,两个河系之间的距离,每时每刻都在以光年为单位在变动。更别提更进一步的星系圈,那每时每刻都在以数千数万光年的距离在变动,根本不存在物理距离意义上的比邻。
当距离进入河系之间这个级别时,所谓的多少多少光年甚至量子跃动距离,都已经毫无意义。
那么,到底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评定‘比邻’呢?
很简单,通道。
进入宇宙时代的移动,常规飞行已经不可能支撑文明的需求,于是才有了跃迁飞行。但跃迁飞行一般在恒星系之间移动,河系之间的移动都相对吃力。这时候,人们则通过寻找自然虫洞,或者制造人工虫洞(星门)来解决。
但是距离再次提升,达到星系圈级别之时,普通的虫洞也无法满足这样的需求。
因此,最初的文明认知之中,星系圈就被判断为基本的宇宙。至于观测到外界的星系圈,最初也被认为只是本星系圈的投影,甚至另一个宇宙。直到一种极其稀少的,但每一个星系圈还有个一两个的虫洞升级版——‘空间塌陷通道’被发现之后,人们才仿佛发现了跃迁技术的土著文明进入宇宙时代一样,进入了星系圈交流时代。
然后回到话题本身。
我们评定艾尔多雷星系圈和普伦斯星系圈比邻的原因,也是因为就在艾尔多雷星系圈下属的菲斯特河系第二旋臂,拥有艾尔多雷星系圈唯二的‘空间塌陷通道’(俗成星系圈通道)之一。
而这个通道,恰好是联通艾尔多雷星系圈和普伦斯星系圈的‘菲斯特通道’。
正是依托这条两万多年前被星联发现的通道,人们才建立了艾尔多雷星系圈和普伦斯星系圈的联系。
也是那之后,普米加西亚才入了尚处于磨合期的星联之眼。
只可惜,现在这一切,早已是昨日黄花。
伴随着以星空精灵和普米加西亚为主体的战争再起,由于动作慢了一步,靠近星空精灵一方的菲斯特河系变成了战场。
又因为最开始战争的两方,也只是星空精灵和普米加西亚。即便两者行动导致星空议会和新星联合会议的出现,但最初战争也只局限于两者交界的菲斯特河系,而没有扩散到更多隶属两方的星系圈所拥有的通道点上。
但是当双方的战争久久没能平息,两大势力的内部磨合也逐步成功之后,星空精灵和普米加西亚之间的战争,慢慢变成了星空议会和新星联合会议之间的战争。
理所当然的,战争也开始向其它交界点扩散。
就这样,伴随着其它交界点开始出现战争趋势,在很多人的眼中,菲斯特战役的地位开始下降。
朋族历63年6月1日,没有儿童节。
在发现战场上新星联合会议的军队,由于圣堂举动导致了两极分化之后,议会方指挥官果断抓住这难得一遇的机会,对第二旋臂的联合军队发起总攻。在指挥官以‘决战所需’为由强硬要求之下,朋族神庭武装也获准参与正面作战。
6月2日凌晨,由于双方战意原因,议会军队开始占据主动。
对于身处宇宙毫无时间约束的宇宙军而言,他们奋战了二十六个朋族时,将占据向有利于己方的方向拔动。由于这是开战至今议会军队第一次占据主动,士兵们的气势依旧高昂,就算有所疲惫也坚持着。
而且,舰内轮换和自动化普及,也使得士兵的精力消耗并没有想象中的大。
到中午时分,庞大的第二旋臂战线已经有近60%战区获得突破。
情况紧急之下,联合军队在正午时分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反攻。然而可惜的是,由于绝大部分圣堂执政官仍然在联合内部协助整合权力,留在战场上人数不少的圣堂武士,虽然相对朋族神庭武装,在数量上占优,可质量却完全没法比拟。而普通军队方面,双方数量和质量上就半斤八两,士气一比,联合军队立马扑街。
结果到夜幕时分,这一次规模庞大的反攻,最终以联合失败告终。
6月3日凌晨两点左右,议会军队在夺取70%联合防线之后,暂停攻势。
但此次暂停,也只是为戮站近四十个小时的士兵们,提供了一个休整时间。在这段时间里,议会部队则大规模地调整布局。他们将绝大部分战线转入防御态势,同时开始集结部队向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