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末尸神迹 分节阅读 808 (第1/3页)
开始上轨。
同时,位于轨道器发射场不远处的指挥中心内,众人也在忙着另一件事。
“来了来了!立刻计算轨道,标定坠落点!”
“正在计算中……报告,坠落区域以龙空山脉顶峰为原点,经纬度为轴,前三个坠落区域预估在A21、A33、B71!”
伴随着汇报声的发出,相应的数据迅速传输到了该浮空岛的某个大型机场中。随即从这个机场中起飞了三十多艘、由S-1原型机改变思路之后发展起来的T-3型机动艇。
这种机动艇采用改进型的小型磁场引擎后,能够达到800公里多的时速,并在3万米高空自由飞行。介于战机和战舰之间的体型,使其空载起飞重量达到35吨、最大起飞重量55吨,一次性全电核充满能源的话,可以持续飞行近17个小时。不论是改造成区域火力支援艇还是人员物资的快速转运艇,都拥有极为广大的发展前景。因此,在这种T-3型机动艇设计定型之后,其迅速成为了朋族军民两用飞行器中的重点项目。
即便被战舰和战机占用了大量的技术工人和产能,但这种T-3性机动艇的6种改型,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仍然生产了七十多艘。
现在飞行在空中的是一种专职救援运输的TY-3型,它们正在根据此前的命令,分批向那三个地点移动。而在的监控之中,从1号轨道器上发射的三块椭圆形物体,也正如同流星般划破大气层,一步步接近地面。
当高度进入100公里时,三个椭圆形物体的外壳底部已经摩擦产生的高温下开始变形,并逐渐扩展根据金属特性在高温下扭曲成圆盘状,进而挡住了大部分大气摩擦产生的热力,同时也让坠落速度在圆盘底盘的作用下逐渐稳定在一个峰值。
这种设计是此前设计部门设想的一种返回设计,可以说这次是第一次实际测试。
而此时,椭圆形物体的内部那球状核心也露出真容,那里储存了1号投送舱在太空收集的资料。
当高度进入60公里时,三个返回舱中的两个,其底部圆盘状隔热层都开始出现些微裂痕。然而因为这种裂痕太过细微,且朋族观测方式无法得到具体的细节,因此该情况并未被观测机构察觉,而负责回收的三个机动艇小队仍旧在向三个指定区域移动。
当高度进入40公里时,其中一个返回舱的底盘突然裂开,内部作为核心的圆球,下落轨道迅速发生不可知偏转,并且在短短十几秒内,三个返回舱的底盘几乎先后发生同样的情况。
突发事件让负责监控的轨道器指挥中心方面一片哗然,缺乏经验的众人面面相觑,还是负责投送舱设计的一名研究员迅速反应了过来,并随即向信息中心指挥官吼道:“必须立刻暂停02号投送舱的发射!”
“啊,是!”
被吼醒的指挥官顾不得询问,出于对助手的信任,先向轨道器控制区发出了发射暂停的命令,随后才一脸疑惑地看向之前发言的研究员,显然他有些浆糊的脑袋似乎还没完全清醒过来。
“指挥官,投送舱进入大气的设计方式和这种返回舱是同一种。现在返回舱四分五裂,谁也说不准投送舱在进入月亮的大气是不是会出同样的问题……啊,该死!1号投送舱!现在能够联系上1号投送舱吗?”
这时,指挥官的内心一抽,也终于反应过来,转头看向通讯员。
“这……1号投送舱距离地面已经有1700公里,电磁通讯应该可以接上,但在这么远的距离进行电磁通讯,我方还是第一次。而且1号投送舱又处在太空之中,所以不确定什么时候可以……”
“别给我说那些乱七八糟的理由,就告诉我,到1号投送舱抵达蓝月之前,行,还是不行?”
“咕呜……行。”
“那就好,你们几个这几天就给我不断地呼叫,一旦联系上,立刻将隔热层的问题递交过去!啊,对了!如果到时这里的设计员拿出了解决方案,那也一同发送过去。虽然对三位长老有信心,可我们也不能什么都不做。”
“是。”
虽然朋族方面还没能确定返回舱的具体问题,但那只是时间问题,现在信息中心的众人就等待着TY-3机动艇小队的回收成果。由于返回舱是高度30公里以下才发生轨道偏移的,所以大部分机动艇都追踪到了目标,倒是不用再重新推算坠落点。
不过在此之前,02号投送舱方面倒是对突然暂停发射感到疑问,并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